特派專欄 菲律賓走上恢復死刑之路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8日專電)菲律賓緝毒署(PDEA)官員引述1名被捕毒嫌說,他們之所以選擇菲律賓作為犯罪地點,是因為菲律賓沒有死刑。
相信「亂世用重典」,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去年5月間以總統當選人的身分召開記者會,當時就宣布他將推動恢復死刑,讓人民學會遵守法律。
在菲國現任政府打擊犯罪、恢復治安的道路上,死刑成為被寄予厚望的嚇阻手段,眾議院昨天3讀通過了第4727號法案,也就是恢復死刑的法案,有217名眾議員投贊成票、54人投反對票,1人棄權。
法案說,對重大惡行犯執行死刑,有助促進和平與秩序,確保民眾服從當局,保護生命、自由與財產,在民主社會下打造公義環境。
由於犯罪集團鑽兒童犯罪無須坐牢的法律漏洞,利用小孩運毒或扒竊,因此如果恢復死刑法案順利成為法律,執政陣營預料會繼續推動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法案,有可能從目前的15歲降至9歲。
菲律賓在馬可仕時代即設有死刑,馬可仕總統在1946年至1965年處決了35名「罪大惡極」的重犯。1986年馬可仕在人民力量革命中倒台,柯拉蓉接任總統後廢除了死刑,使菲律賓成為亞洲第一個廢除極刑的國家。
但隨後的羅慕斯總統又因治安敗壞而恢復死刑,艾斯特拉達總統於1999年至2000年間,處決了7名囚犯。
艾斯特拉達於2000年的第2次人民力量革命中被推翻,接下來的雅羅育總統暫緩執行死刑,並於2006年6月簽署法案正式廢除死刑,作為晉見教宗本篤16世的伴手禮。
是否應該恢復死刑,是菲國社會長年以來激辯的議題。
一些反罪組織及犯罪受害人相信,死刑對重大犯罪有遏阻作用,且可給予受害人和家屬「獲得公道」的感受。此外,透過「法內處決」,有助減少「法外處決」情事。
但長年反對死刑的菲律賓天主教教會,形容死刑法案是「國家的殺人執照」,並以「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概念,呼籲信徒們繼續反對死刑。
人權組織也認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死刑可以遏制犯罪,而且對於罪犯,政府應予改造而非毀滅,加上菲國司法效率不彰,隨時都有發生冤獄的可能。
面對反對聲浪,眾議院這次也作出退讓,初步排除了毒品相關以外的罪行,如貪汙、叛國、殺人、性侵等,只留下進口毒品、販賣或運送毒品、經營毒窟、製造毒品等罪行。
此外,只要持有10公克的鴉片、嗎啡、海洛英、古柯鹼、安非他命、大麻或任何新發明的毒品,警察栽毒或私下處理沒收的毒品,都可判處死刑。
法案規定,死刑需在法院判決的1年後至18個月前,以絞刑、槍決或注射等方式執行,總檢察官可向總統辦公室提出暫停行刑的建議。
眾議長阿爾瓦雷茲(Pantaleon Alvarez)表示,杜特蒂總統對法案涵蓋範圍並不滿意,因此他未來會提出新的法案,逐步把排除的罪行再加回去。
菲律賓國會分為眾議院與參議院,法案需在兩院分別通過,兩版本整合後再於國會聯席會議中過關,交由總統簽名,才能正式成為法律。
眾議員為地方選民投票選出的立法人員,本屆有297人;參議員則固定有24人,由全國選民選出,參議院通常是菲律賓總統、副總統的跳板。
恢復死刑法案在眾議員輕騎過關,但在參議院可能無法如此平順,需在24人中取得至少13票才行,執政黨在參議院的人數優勢不像在眾議院那般懸殊,不少參議員迄今尚未在死刑議題表態。
阿爾瓦雷茲在法案表決前夕,曾揚言懲罰投反對票的眾議員,因此預料秋後算帳不久後就會開始,反對眾議員在各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等職位可能將被拔除。
分析家認為,被削權政客心中的不滿,以及坊間覺得政府反罪手段極端且殘暴的觀感,可能腐蝕杜特蒂的支持度,為菲國種下政治動蕩的因子。1060308
※你可能還想看:
動輒妖魔化 國際特赦點名川普和杜特蒂
菲警殺韓人 杜特蒂:將罪警人頭送南韓
2016年美國死刑執行人數 創25年新低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