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強片海邊的曼徹斯特 精神科醫師解析
(中央社網站26日電)美國導演肯尼斯洛勒根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影評一致好評,許多作家、藝人深受感動,加上奧斯卡金像獎加持,讓這部主題沉重的電影票房亮眼。人們常說時間是最好的靈藥,但是悲傷真的會隨著時間淡去嗎?中央社專訪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賴虹均,從專業角度來探討面對悲傷,如果你身邊有這樣哀痛欲絕的傷心人,你可以做些什麼?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裡的破題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套用在人的情緒上同樣適切:快樂的心情總是相似的,而悲傷,則各有各的不同。
橫掃各大影展、問鼎2017奧斯卡的美國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人,如何面對悲傷,如何在巨大的悲慟裡,一天一天地過下去,直到出現改變的契機。
*劇情簡介電影劇情很簡單,沒有劇透與否的疑慮,張力全在演員身上。深陷自責罪咎的李錢德勒(凱西艾佛列克飾演),隻身在波士頓當水電雜工,哥哥驟逝,讓他不得不回到位於麻州的曼徹斯特海邊(Manchester-by-the-Sea)老家處理後事,哥哥遺囑要求他擔任獨子派屈克(盧卡斯海吉斯飾演)的法定監護人,看似再合理不過的要求,卻成了他的重擔。
李住在簡陋的地下室、領著最低薪資、沒有朋友、幾乎不跟人往來。下了班就喝酒,在酒吧裡喝,看誰不順眼就打一架;回到家也喝,呆對著電視喝到茫,就這樣日復一日。這是他對自己的懲罰,他的罪,是多年前無心釀成大火,燒死3個兒女,家庭破碎,小鎮再也容不下他。
為了逃避苦澀過往,李放逐自己;為了照顧姪子,他重回故里,陪伴派屈克度過喪父之痛,同時要面對鎮民的眼光、再婚且懷孕的前妻蘭蒂(蜜雪兒威廉斯飾演)。縱使親友都希望他走出傷痛,李依舊沉浸在濃重的悲傷裡⋯⋯。
*精神科醫師推斷:他需要專業協助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賴虹均看完這部電影,推斷李錢德勒處於「複雜性哀傷」,在這個案例裡,是成因較特殊,以致自責格外強烈,需要精神科的專業介入與協助,臨床上建議就醫,並進一步留意是否構成憂鬱症。
賴虹均說,失去至愛、至親,哀傷是正常反應,任何人都一樣,應該允許自己經歷哀傷這一過程。但是如果哀傷過度強烈或持續太久,不吃不喝、失眠、有明顯的思考與行動遲緩、出現幻覺,或嚴重自責、覺得人生失去意義,有自殺意念、自傷行為,或者因為悲傷以致影響到社會或生活功能,包括足不出戶、無法工作等,若有這些狀況,就有可能是憂鬱症,應求助精神科或身心科。
*電影裡的象徵與心理學賴虹均觀察,「海邊的曼徹斯特」充滿隱喻與象徵,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特別有意思。
李切斷跟所有人的情感連結,悲劇讓他不能感受自己的情緒,那太過傷痛了,寧願讓自己麻木,甚至常常故意挑釁打架、找揍挨。等到他不得不面對姪子、與其他人(包括姪子)建立連結,修復的契機也隨之出現。在榮格心理學中,「女性」代表情感,陰性的力量象徵對外連結與關係。全片對男性角色著墨較多,女性角色少、戲份相對較淡,對映著男主角缺乏情感的能量、無法與他人建立連結、無法有自然的情感流動。全片在冰封的冬季裡展開,哥哥的遺體無法入土,只能暫時冰存。一開始李的心也是冰封的,不知道如何照顧姪子、不知道哥哥為什麼安排他當監護人,他抗拒這一切,尋求繼續逃避的方法,然後在過程中一步步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等到春來,終於舉行了哥哥的葬禮,鑿地埋棺,彷彿也鑿開了李封閉的心房,深雪乍融,似乎看見可以處理心傷的契機。賴虹均說,李由自我封閉的「哀傷者」,轉變成「照顧者」,必須給出一些東西,必須重新檢視自己,這個過程提供了一個修復的機會。李與姪子派屈克的關係是雙向的,有各自的哀傷,也有共同的哀傷,有爭執,也互相扶持。片終叔姪倆邊走邊玩丟接球,球是一來一往,兩人的關係也必須是有來有往的,看似無意地聊著未來的打算,卻在輕描淡寫中,交換了真摯的關懷與未來的承諾。
*哀傷的五個階段羅斯博士(Kubler Ross)著名的面對哀傷的五個心理歷程震驚與麻木、拒絕承認逝者已逝。沒有辦法繼續否認,卻又無法接受,變得悲憤易恕,可能自責,對逝者或他人生氣,對周遭的人發洩情緒。希望透過與上天或神明的交涉,改變已發生的事、換回逝者的生命。意識到逝者不會回來了,而對未來感到困惑、恐懼,充滿不確定感。此時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活力減低,無法專注、社交退縮。接受現實,明瞭生活終將繼續,重建新生活。賴虹均說,這五個階段不是絕對的,不見得每個歷程都會出現或照順序走。片中的李處於憤怒、憂鬱階段,雖然沒有受司法懲罰,但他一直在懲罰自己,找揍挨、破窗自傷,都是一種憤怒的表現,透過肉體的疼痛來感受自己存在,這也是一種發洩,在臨床上很常見。
當不幸發生,面對巨大的悲傷,當事人與身邊的親友可以怎麼做呢?賴虹均提供以下建議:
*如果你是傷心人請與你信任的家人、朋友聊聊。請把心中的感覺表達、釋放出來,如果說不出口,也可以透過書寫或繪畫來表述你的心情。哭泣不一定不好,反而有助於情緒紓解。允許自己有悲傷的時間,不用強迫自己立刻堅強起來。請用你的方式向離去的親人道別,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重新將情感投注在新的關係裡,重新建立連結(如同李的前妻蘭蒂)。*如果你是關心又擔心的周遭親友首先,請記住悲傷需要時間,每個人需要的時間不同,請不要焦急地追問「你怎麼還沒好?」「都已經過了這麼久,你怎麼還走不出來?」面對你關心的傷心人,你只需要陪伴,讓他知道當他需要時,會有人在他身邊。劇中的老友喬治,就把這個陪伴的支持力量展現得很好。
面對傷心人,該怎麼表達你的關心?賴虹均建議,有些話該這樣說:
賴虹均指出,喪親、失去重要的人之後,能夠恢復的關鍵,在於沈澱情緒,與逝者道別之後,再重新建立連結,請記得「你是可以哀傷的」。修復需要時間,加上周邊良好的支持網絡,就有機會可以走出悲傷,重新向前走。就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雖然不是奇蹟式的Happy endding,但已經看到「深雪乍融」的轉機。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