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環懷舊風味 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
(中央社記者朱則瑋、王揚宇台北24日電)「台北有個圓環」─建成圓環是老台北人共同回憶,這裡曾聚集、孕育懷舊的台灣風味小吃,被譽為「台北之胃」、「台北廚房」。歷經2次火災、3次拆除改建,幾經興衰,繁華落盡,今天開始拆除建物,將再化身圓環綠地廣場。
建成圓環(台北老圓環)位在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交叉口,早期是一片低窪沼澤,日據時期規劃成「圓公園」,四周種滿七里香,榕樹等植物,成為休憩場所,隨著人潮漸增,攤販、商家陸續湧入進駐,把圓環點綴的熱鬧非凡。
圓環當年因有淡水河商船與鐵路運輸過往,大稻埕的發展促成建成區繁榮,商人多在圓環落腳休息,居民也日增,商機無限,眼尖生意人開始擺攤,1921年後各式各樣稱為「露店」的露天攤販大量聚集,形成圓環消費商圈,並發展出肉圓和蚵仔麵線等鄉土風味小吃,聲名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圓環飽受打擊和影響,1943年日本政府為戰時需要,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在圓環中央挖掘防空救火用的蓄水池,還在四周興建防空壕,圓環的攤販只好另覓地點擺攤。等到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把蓄水池填平並拆除防空壕,攤販商家才再回籠、聚集。
這個時期的攤販生意變得更多元化,不只販賣小吃,還兼賣日據時代的雜貨,夜市熱絡,燈火通明,常到天亮才休市。
台灣光復初期,圓環中心有個小廣場,時有戲劇、布袋戲和說唱藝術、藝人走唱登台演出。圓環的夜市走唱孕育出張邱東松(燒肉粽)、蘇桐(青春嶺)和楊三郎(望你早歸)等許多傑出的台語音樂創作人才。
「北圓環,南龍山寺」這句俗語道盡台北早年最繁華的兩處地方。圓環的知名小吃美食應有盡有,像是「龍鳳號」五香肉捲、「三元號」魯肉飯、「順發號」蚵仔煎、「吉星號」花枝羹,「吉祥號」魚翅肉羹、「萬福號」潤餅捲等,是當時台北規模最大的夜市。
幾經擴張,圓環從市集成為一個建築型態,不過經1993年、1999年兩次火災重創,加上各類型百貨、夜市雨後春筍般的誕生,圓環光環逐漸黯淡,雖然曾耗資新台幣2億元新建成「建成圓環美食館」,仍舊無法挽回頹勢,2007年正式歇業。
圓環後來也曾短暫重新開幕,卻因租約等問題,最終再度熄燈,北市府決議拆除後,以恢復歷史意象為方向,預計在2017年2月20日拆除完畢,後續由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進行廣場興闢工程,在2017年7月底前闢建成綠地廣場,但日據時期的蓄水池、防空壕都會保留,還圓環早期原貌。至於圓環的繁華、風味,只有從老照片去回味。1051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