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美國人權奮鬥史被壓迫者自己說

2016/9/27 12:22(9/27 12: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特派員看世界專欄(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6日專電)美國的歐洲移民自16世紀由非洲引進黑奴,400多年後,美國國立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在華府揭幕。醜陋的歷史不容遺忘,但被壓迫者的後代得靠自己才能述說祖先的故事。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非裔人權鬥士杜伯曼(Harriet Tubman)發起地下運動,解救被壓迫的黑人。她曾寫到,「夢想啟始於做夢者,總要記得,擁有力量、毅力與熱情,才能摘星,才能改變世界。」

黑奴女鬥士杜伯曼教人在艱困的環境下,不要放棄夢想。百年後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說出「我有一個夢」,終結美國的種族隔離政策。

由蓄奴、解放、種族隔離到民權運動,美國的非裔歷經數百年被壓迫,如今杜伯曼已是美國20元紙鈔上的頭像,歐巴馬成為首位非裔總統,美國首座國家級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於24日在華府開放參觀。

杜伯曼和金恩寫下的歷史陳列在博物館中,但美國黑人掙扎的史頁得從白人由非洲暴力拐賣黑人到美洲說起。博物館由地下室開始,陳列17世紀黑人在美國首個居所-南卡羅來納州艾迪斯杜島(Edisto Isalnd)的奴隸小屋。

悠長的美國非裔史頁如輕敲的靈魂怨曲,幽怨卻充滿能量。到了20世紀,「民權運動之母」蘿莎.派克斯(Rosa Parks)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Montgomery)拒絕將黑人座在白人座滿座時讓位給白人,掀起民權運動的驚滔駭浪。

1875年出生的「黑人第一夫人」瑪莉.貝修恩(Mary McLeod Bethune)認為,教育是改變非裔生活的唯一途徑,她在佛羅里達州籌設學校,讓黑人孩子們不分男女有機會讀書識字,並將學校發展為4年制學院。

蘿莎.派克斯與瑪莉.貝修恩不僅是教科書上的人物,博物館也生動的呈現她們的抗爭與貢獻。

人類近代史是一頁歐洲民族仰仗先進科技,漠視文化風俗,壓迫其他民族與剝削資源的歷史,非洲首當其衝,中東與亞洲接著淪為殖民地,相同的歷史規則如今仍適用於地球的土地。

壓迫者也許會反省,但隨著時間流逝,要歷史記住被壓迫者的過去,得靠被壓迫者站起來,說自己的故事。美國蓄奴的醜陋史頁,還是得由奴隸的子民幫祖先說故事。

在華府籌設博物館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理想與遠見,沒錢萬萬不行。小布希總統於2003年決定由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籌設美國國立首家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博物館,但得募款自籌經費。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身價25億美元的非裔私募基金天王史密斯(RobertSmith)為善向來不欲人後,他從未忘記自己的膚色,在2013年捐了2000萬美元。

不過史密斯在私人捐助者中排名第2,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 脫口秀女王歐普拉(Oprah Winfrey)前後共捐了2100萬美元,是最高的個人捐助者。10509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