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登革熱前車之鑑 細數當年霍亂防疫史

2015/9/19 18:05(9/19 20: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9日電)登革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再度更新本土病例數,控制疫情成重中之重。翻開歷史,台灣曾發生 4次霍亂大流行,當年如何防治傳染病,為檢討公共衛生發展的重要依據。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指出,台灣原本是清朝史冊所載的瘴癘之地,歷經多年整治,公共衛生成就輝煌,國人健康水準已大幅提升,其中「防治重要疾病」一項,尤其顯著。

霍亂現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細菌性腸炎,主要傳染途徑是由「糞口」傳染,嚴重未治療的患者可能在數小時內死亡,致死率超過50%,如加以適當治療,則可降至1%以下。

日據初期,由於北部發生霍亂,南部也遭逢瘧疾,疫情不絕,瘧疾、天花、鼠疫、腸胃道感染,堪稱當時的四大醫療衛生問題,霍亂被列為法定傳染病之一。

西元1920年為天花與霍亂在日據時期最後一次大流行,之後都是零星發現。1941年時,日本出兵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本宣戰,隨即派遣空軍轟炸台灣,當時兵荒馬亂,醫療院所重創,醫藥物資出現短缺,尤其各地環境髒亂,隱伏霍亂再起的危機。

對日抗戰結束後,民國34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民政處下設置衛生局、衛生院或衛生股,展開醫療機構的接收與復原,策劃推行公共衛生工作。

檔管局解釋,當時兩岸交通日益頻繁,加速傳染病流竄,加上原本在台擔任檢疫工作的日籍人員遣返後,港口檢疫工作停頓,出現防疫漏洞,包括霍亂、狂犬病、鼠疫等傳染病從大陸地區再度入侵;根據統計,民國35年台灣共有3809人罹患霍亂,2210人不幸喪命,死亡率高達58.02%,是第3次霍亂大流行。

同年 4月,基隆地區首先出現霍亂病例,台南市沿海地區也出現民眾感染霍亂,疫情迅速惡化;鄰近的高雄縣湖內鄉與路竹鄉出現多起死亡病例,為避免學童遭受感染,甚至宣布停止上課,阻絕傳染與散布。

當時的衛生局根據縣市政府的經驗,認為透過疫苗注射是有效防止霍亂疫情擴大的措施,旋即向當時的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爭取疫苗援助 ,並將這些疫苗分發各縣市政府,落實注射工作。

民國36年5月,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台灣省政府,投注疫苗研發與量產,並透過縣市衛生院、鄉鎮衛生所以及偏遠山區與山地村落衛生室的設置,落實全境疫苗注射工作,再度強化港口檢疫以及病患隔離治療的措施,使得36年至50年間未再發生疫情。

檔管局提到,民國51年發生第4次霍亂大流行,全台計有383名病患,因醫療進步,死亡率下降至6%,仍有24人死亡,除造成民眾生命財產耗損外,原本出口的農漁產品與香蕉也遭到國外抵制,造成當時經濟發展極大損失。

因此,省衛生處同年頒訂「霍亂預防計畫及霍亂預防注射計畫」,嚴格執行,落實預防注射工作,自52年起即未再有重大霍亂疫情發生。

檔管局表示,台灣公共衛生歷史上的重要成就,除「防治重要疾病」還有「普及公衛服務」、「充實醫療資源」,以及「開辦全民健保」。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強化公共衛生更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1040919

※你可能還想看:
登革熱免驚 滅蚊就靠這3招
登革熱滅蚊 僅1成1防蚊液有效
登革熱肆虐 醫師怎麼說?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