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課綱撤離與否 學生提二大考量【影】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占據教育部廣場的反課綱學生代表今天上午表示,是否撤離現場,除看颱風影響是否劇烈,也要看訴求達成多少。
反課綱占據教育部行動進入第7天,遇上颱風蘇迪勒來襲。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呼籲群眾暫時撤離,學生代表漏夜討論,上午10時說明。
學生代表指出,退場與否只有兩點考量,一是颱風及台北市的風雨,如果會對在場學生構成安全威脅,會把撤離放在第一選項。會在發布颱風陸上警報後,再開記者會宣布動向。
第二是考量訴求達成多少,包括教育部能不能履行朝野協商。1040806
反課綱遇颱風 學生:安全作第一考量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反課綱佔據教育部行動進入第7天,遇上颱風蘇迪勒來襲,學生代表今天上午提出可能撤離的2大考量,包括訴求是否達成,以及颱風風雨對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脅。
反課綱群眾7月31日推倒拒馬、翻越圍牆,佔據教育部中庭抗爭至今。8月4日立法院朝野協商得出結論後,各界陸續勸說群眾結束抗爭,但學生代表始終堅持「暫緩課綱」的底線。
教育部昨天依照天然災害處理辦法,請台北市長柯文哲出面呼籲反課綱學生撤離,避免颱風的危險。柯文哲於晚間密會反課綱學生幹部,呼籲考慮安全因素,暫時離開現場。
經過一夜討論,學生代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只提到二大考量,一是反課綱訴求達成的多少,教育部能不能履行立法院朝野協商的結論。二是颱風對群眾的傷害大不大,是否發布海陸警報,以及風速雨量的狀況。
學生代表陳建勳表示,他們瞭解媒體都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例如發布陸上警報就撤離,但種種因素必須綜合考量,即便發布陸上警報、台北市停班停課,也不見得只有撤離一途。他提到前幾次颱風,部分縣市放了颱風假,當天卻晴空萬里,「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而我們撤離了,就違背對群眾的承諾。」
不過陳建勳也說,「運動是比氣長,不是比氣猛。」如果颱風直撲台北市,他們會把安全當作第一考量。另外,如果行政院做出正面、有效、符合群眾訴求的決議,即便颱風威脅不大,他們也可能考慮退場。
上午記者會,媒體問及如果撤離後「回不來」怎麼辦?陳建勳說,種種可能性他們都考慮過,包括等風雨後再度回到教育部,或是轉進其他地方,以及其他可能的方式。但學生代表有一個共識,「回不來」等狀況,都是他們可以承擔的後果,而生命安全的損害卻不是。10408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