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進入封存 3年花34億元擺著
(中央社台北1日電)花費新台幣2838億元的核四廠,今天起正式封存,為期3年封存總經費預計約34億元。
核四廠封存計畫有30個系統採乾式封存,反應爐及冷卻水系統則採濕式封存,其餘系統採正常運轉或定期運轉的方式來維持其良好狀態,另2號機的115個系統因尚未完工,則採乾式封存。
封存期間為期3年,耗材及維費等總經費預計約34億元;3年各編列12億元、11億元、11億元預算。
核四案大事記如下:
--民國69年,台電首度提出核四建設計畫,政府同意貢寮為核四廠址。
--民國74年,行政院裁示「民眾疑慮未澄清前,核四廠不急於動工」。
--民國81年2月20日,行政院通過恢復核四計劃。
--民國83年5月22日,核四廠址所在地貢寮鄉舉辦「核四興建住民投票」,投票率58%,反對興建核四的比例達96%;同年台北縣(現為新北市)政府舉辦「是否興建核四廠全縣公民投票」,以及罷免4名擁核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但兩場投票的投票率都僅有約20%。
--民國83年9月,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成立核四公投促進會,發起千里苦行。
--民國85年3月22日,在前總統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舉辦「核四市民投票」,投票率達到過半的58.7%,反對興建核四者達52%。
--民國85年5月-10月 ,立法院通過廢止核四興建案,行政院覆議成功。
--民國88年3月17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發核四建照。
--民國89年10月27日,民進黨執政後,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建。
--民國90年1月15日,大法官會議做出520號解釋,認為行政院應補正程序,向立院報告。若立院反對,則應由政院和立院朝野黨團協商解決方案。
--民國90年1月31日,立法院通過續建核四。
--民國90年2月13日,行政院長張俊雄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簽署核四復工協議書,達成核四復工協議,隔天14日行政院宣布核四復工。
--民國100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發核災。
--民國101年7月15日,前副總統呂秀蓮宣布推動新北市反對核四廠填裝燃料棒公民投票案。
--民國101年12月,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和近百名媽媽們與婦女朋友,發起組成「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民國102年2月,民間團體宣布舉辦309廢核大遊行。
--民國102年2月25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政府願意正面接受核四停建公投,讓人民決定是否繼續興建核四,也讓核四議題理性討論,希望可解決這個紛擾的議題。
--民國103年4月27日,總統馬英九邀集執政縣市首長談核能四廠議題,府院黨在會中達成兩共識,即日起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全部停工。
--民國104年7月1日,核四正式進入封存階段。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