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革命公開中職進階數據 效仿「魔球」情蒐分析促國球再進化【專訪】
(中央社記者趙彥翔台北23日電)自2003年美國作家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出版「魔球」一書以來,數據的力量在棒球界獲得正視,促成管理層組成、球員選才,甚至是守備佈陣等戰術及規則運用的改變,造就美國職棒大聯盟今日風貌。
「魔球」(Moneyball)的成功,確立了職業棒球聯盟須建立完善進階數據庫的重要性,更讓非球員出身的人才同樣有機會憑藉數據分析專長進入球團服務。
時至今日,即使是身在台灣的大聯盟球迷,若想知道特定球員或球團的各項資料,幾乎都可透過國外網站查知。相較之下,國內除中華職棒聯盟開放給媒體的資料庫外,相關的公開資源仍相當匱乏。
不過,隨著本土新創棒球數據公司「野球革命」於線上公開各項中職進階數據,台灣有望迎來一場全民皆可參與的棒球數據分析變革。
營運長鄭凱駿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我們始終想為國內棒球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東西」。這也是他和10年老友邱冠融共同創辦「野球革命」的初衷。
「革命」之初
兩人在高中時期同為棒球社的「野球少年」,高中畢業後再次聚首已是2019年。當時,邱冠融在一家資訊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鄭凱駿還在攻讀碩士學位,這一聚,激發兩人萌生以棒球為事業的念頭。
現年28歲的鄭凱駿回憶,當時討論棒球議題的YouTuber台南Josh已頗具知名度,「我們聽到他說想做數據,加上當時大家都認為台灣棒球沒有新意,所以我們就在想,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他們後來決定以線上紀錄平台為起點,提供全台各個業餘棒球聯賽上傳數據紀錄,並為往後的「革命路線」定下基調。
2020年夏天,「野球革命」正式成立,首位客戶是北部高中棒球聯會,隨後也成功與4到5個地方棒球聯盟與盃賽合作,但如此的「業績」無法帶來足夠利潤,更嚴重的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爆發,造成許多賽事停擺。
直到2021年,在一位實習生提議下,野球革命開始記錄中職的進階數據,並在當年8月首度公開。沒想到,「無心插柳」之舉意外引發熱烈迴響。
鄭凱駿透露,在PTT網友熱情分享下,野球革命當天湧入了超出平時近百倍的流量,甚至還讓網站首度當機。後來網站陸續優化介面並擴充新數據,並在2023年10月推出線上訂閱制的完整數據服務平台。
訂閱者可獲取的數據包括打者擊球落點分布、面對不同球種的各項打擊表現,以及投手不同球路的熱點分布圖、配球策略等。野球革命以美國知名棒球數據網站為終極目標,望有朝一日成為「台版FanGraphs」。
鄭凱駿指出,野球革命目前仍在努力開發許多新功能,像是防守效率等進階守備數據、wRC+(標準化加權得分創造),以及國外判斷一名球員價值最常使用的WAR值(勝場貢獻值)等,都希望趕在中職新球季3月底的開幕戰前正式推出。
不過,鄭凱駿也說,一些仰賴高速攝影技術的數據,包括擊球仰角、擊球初速及投手球路位移幅度,除非球團或轉播單位有安裝設備並提供數據,否則目前尚無法紀錄。
不同於台灣另一間棒球數據公司「灼見運動數據」以球隊為主要服務對象,野球革命以服務球迷為主。鄭凱駿坦言,這並非一開始就擬定的方向,但「過去這段時間野革受到非常多球迷熱情支持,這讓我們相信國內球迷就是我們最豐厚的資產與後盾」。
為了擴大版圖,野球革命也開發「企業版情蒐系統」並與中職隊伍接觸,可望於新球季「插旗」職業球團。截至目前,野革已吸引近500名訂閱戶,鄭凱駿表示,隨著新球季即將開打,訂閱數有望持續上漲。
全民起義
緯來體育台主播李秉昇告訴記者,野球革命如今已在主播、球評間擁有相當知名度,許多同行會和野球革命交流意見,除有助其網站功能開發,也幫助轉播工作的準備,目前能在野革網站上查詢的各球隊牛棚出賽紀錄就是其中一例。
李秉昇認為,數據最棒的一點在於「提供一個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若數據能被更廣泛引用,棒球作為台灣的「國球」也可能以不同方式被重新紀錄。
為找出數據分析人才,台灣棒壘球科學研究會去年攜手野球革命、灼見數據,共同舉辦全台首屆「台灣棒球數據分析競賽」,最終吸引了30支素人隊伍參賽,比原本預期整整多了一半。參賽題目從短打戰術效益,到美國職棒大聯盟禁止守備佈陣的原因與影響,十分多元,其中近7成的隊伍鎖定美國大聯盟球員或隊伍進行分析。
主辦單位當時告訴記者,中職數據取得難度大大影響了參賽者的選材,若球迷能取得更多中職數據,相信選材比例將更加平衡。據透露,今年比賽將擴大舉辦。
鄭凱駿認為,野球革命目前的工作是為台灣棒球做「基礎建設」,「接下來職棒應該就是分析人才的戰爭了」。
從2位搭檔創業的「野球少年」,到如今公司旗下擁有4名正式員工、5名實習生與近10人的紀錄團隊,鄭凱駿坦言,這是4年多前不曾想像過的風景,也漸漸從中發展出對這項產業的責任感。
「野球革命還會繼續成長」,他說,這場屬於台灣全民的魔球革命,才正要開始。(編輯:侯姿瑩)11303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