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上街抗議 心理師提醒注意正常生活跟情緒波動

2024/5/25 14:29(7/4 01: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國會職權修法大戰,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相約28日再上街頭。心理師提醒,仍須注意正常生活跟情緒波動,當身邊人太激動,比起要對方冷靜,先給時間跟空間更好。

民間團體24日號召民眾抗議立法院修法擴權,約10萬民眾走上街頭包圍立院,晚間12時平和落幕,民眾陸續散場,並相約28日再上街頭,公民排班、捍衛民主。

立法院會處理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場內藍綠激戰、場外民眾激昂,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站在心理衛生健康觀點,樂見人民可以表達立場,但有時抗爭過程很激烈,有些人會過度全心全力投入其中。

她提醒有2狀況要注意,首先在表達政治立場同時,還是要顧及正常生活,另一個要注意的是情緒波動是否過大。

藍挹丰指出,那樣的情境本就容易勾起、牽動情緒,當情緒波動過大感到無法承受,或旁人看了覺得「怎麼會這樣」,尤其出現過於亢奮、易怒等反應,就要特別小心。

「很多人感受到的情緒不見得是亢奮,而是焦慮,甚至合併無望感。」藍挹丰解釋,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都特地上街頭了,為什麼好像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當結果不如預期,情緒就比較容易焦慮低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她建議,如果情緒起伏頻率太高,超過自己可承受程度,或別人已經出言提醒時,對心理的負面影響較大,此時建議要稍微抽離情境;就算是沒有在現場的人,當資訊量已超過能負荷範圍,建議節制資訊搜集,適度遠離、放空。

若碰到身邊有人過於激動,藍挹丰直言,人在激動時,往往聽不到別人講話,除告訴對方「冷靜一點」,接著在徵得對方同意下,給予拍背、不具攻擊性擁抱之類的安撫,比起一直要對方「冷靜」,先給一點時間跟空間,在安全的情境中冷靜,也許更有幫助。

藍挹丰強調,政治不應該成為正常生活的全部,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學業盡量要按部就班,保持興趣活動、跟親友聯繫等,對自己的心裡衛生健康會更好。(編輯:李亨山)11305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