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際刑事法院逮杜特蒂殺雞儆猴 遭通緝領袖心慌慌

2025/4/6 14:08(4/6 14: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路透社)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海牙5日綜合外電報導)備受爭議的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3月戲劇性被捕,震驚全世界,也讓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的其他領導人重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因涉及違反人道罪,而被押送荷蘭受審。長期以來,他一直因殘酷的禁毒鎮壓而受到密切關注,但即使經過多年斷斷續續調查,杜特蒂還曾在調查期間嘲諷法庭,甚至要求「快點辦事」,他遭拘捕仍讓許多專家吃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華盛頓大學法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國際刑法教授、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反人類罪特別顧問沙達特(Leila Sadat)表示,「我們曾將其他高層人士送上法庭」,其中包括幾位非洲國家前總統。

但在許多案件中,被起訴的領袖是在逮捕令公開發布後才被法院傳喚或遭逮捕,和杜特蒂一案大相逕庭。杜特蒂的逮捕令是秘密發出,並在數小時內迅速被捕,讓外界措手不及。

沙達特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國際刑事法院看到這種情況。」

警方數據顯示,現年80歲的杜特蒂在任內主導菲律賓對毒販的嚴厲鎮壓,導致6000多人死亡。獨立監督團體認為法外處決的人數恐怕更多。

他的被捕意義重大,部分是因為這可能為未來國際刑事法院審判其他遭通緝的領導人奠定先例,包括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

這並不是說針對他們的行動即將到來,遠非如此,許多政治因素可能會使執行逮捕令變得非常棘手。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典型的例子是:尼坦雅胡今天無視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結束了對匈牙利的訪問。作為羅馬規約(Rome Statute)的簽署國,匈牙利有義務逮捕任何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人,但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張開雙臂歡迎尼坦雅胡,布達佩斯也已宣布,將展開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程序。

但杜特蒂一案顯示國際刑事法院是可能進行逮捕的,尤其是在領導人下台後。(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昱婷)11404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杜特蒂被送海牙受審 菲律賓防長重申軍心未動搖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