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國會征途落幕 美共和黨大老麥康奈宣布將退休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0日專電)美國共和黨參院大老麥康奈縱橫議場數十年,不但是「大師級操盤手」,更是美國史上任職最久的參院領袖。他今天在83歲生日之際,宣布任期屆滿後退休。麥康奈長年固守保守路線,最終與崛起的MAGA勢力漸行漸遠。
麥康奈(Mitch McConnell)下午在參議院感性發表演說,宣布不會競選連任。美聯社形容,這為他傳奇的政治職涯寫下句點。多年來,麥康奈協助形塑保守派主導的最高法院,並在參議院領導稅改、總統彈劾審判以及一場場激烈政爭。
「我的肯塔基州同鄉7度把我送入參院」,麥康奈下午對參院同袍說。
「在此期間的每一天,他們對我在這裡開展業務的信任讓我感到謙卑。能夠代表我們的聯邦州,是我一生的榮耀。我不會再尋求第8屆任期,這將是我最後一個參議員任期。」
麥康奈1980年代進入參院,不過早在他當選參議員前,就以實習生的身分在國會穿梭。高齡的他近年健康亮起紅燈,包括跌倒受傷,以及在公開談話時短暫失神的情況,還必須以輪椅代步。
他去年宣布卸下共和黨領袖一職,但在今天表示將把到2027年1月的任期做好做滿。
麥康奈決定離開參院,也反映「川普2.0」共和黨內部權力的變化。他曾是川普的盟友,兩人近月來的摩擦更趨白熱化。
麥康奈「信奉」雷根傳統保守主義及強硬外交政策,與共和黨內崛起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路線格格不入,例如川普厲聲抨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麥康奈仍力挺軍援烏克蘭。
他今天明確表示,國防仍是他剩餘任期的重中之重。
「當我進入參院時,多虧(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決心,強化美國硬實力的工作順利推進」,麥康奈說。
「但從那時起,我們就讓這種力量衰退。如今,一個危險的世界正在超越我們重建(硬實力)的步伐。因此,為了避免我們的任何同僚懷疑我在剩餘任期內的意圖:我還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要做」。
麥康奈和川普在「川普1.0」是盟友,但在麥康奈抨擊川普支持者2021年1月衝進國會的行為「可恥」後,兩人徹底鬧翻,多年不交談。麥康奈2024年出面挺川參選總統,雖然讓雙邊關係回溫,但沒有持續太久。
麥康奈兒時曾與小兒麻痺症搏鬥。上週參院表決「疫苗懷疑論者」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出任衛生部長的人事案時,共和黨人當中只有麥康奈投下反對票。川普因此批麥康奈「憤世嫉俗」。
美聯社華府分社副社長塔克特(Michael Tackett)曾撰寫麥康奈的傳記,其中提到麥康奈罵川普是「卑鄙的人」及「自戀狂」。
兩人撕破臉前聯手推動稅改,聚焦減少企業及高收入納稅人的稅收,成為川普第一任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兩人也一起重塑最高法院,使其向右傾斜。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天報導,麥康奈在「川普1.0」期間成功通過任命234名聯邦法官,其中多數是年輕的保守派法官,可能影響美國司法體系數十年。
2016年,時任總統歐巴馬宣布提名賈蘭德(Merrick Garland)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後不久,時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麥康奈即表態將拒絕這項提名,創下強硬黨派策略的先例。
麥康奈也曾領導共和黨人,在兩次川普彈劾案中讓川普獲得無罪判決。他雖然在第二次彈劾案中指責川普對國會暴亂事件「負有實際與道德責任」,但他仍投票反對定罪,原因是川普當時已卸下總統一職。
對台立場方面,麥康奈去年在台灣關係法立法45週年時發布聲明表示,美台關係具有獨特價值。中國正試圖以武力重繪地圖,美國應與台灣同一陣線,迎戰對手。
麥康奈的妻子是在台北出生的趙小蘭。長期以來,兩人一直是華府「權勢夫妻檔」。他今天形容趙小蘭是「終極隊友兼知己」。
趙小蘭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任內擔任8年勞工部長,也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擔任運輸部長。但她在美國國會大廈遭到攻擊後請辭,表示這起事件「深深困擾著我,我根本無法置之不理」。
麥康奈今天的告別演說是這樣收尾的,「參議院仍然有能力處理重大事務」;「令我的批評者失望的是,我還在崗位上」。
麥康奈結束演說後不久,友台眾議員巴爾(Andy Barr)即表達有意爭取麥康奈的參院席次。(編輯:田瑞華)11402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