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潤到海外一定更好?前上海白領:有落差但不後悔

2025/2/2 10:54(2/2 11: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小五在歷經2022年上海封城後決定「潤」(指到海外安全的地方)到加拿大。他曾經月薪人民幣2.7萬元,2025年1月開始重新適應海外學生生活,住在簡樸的宿舍裡,盼畢業後留在加拿大工作與生活。(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小五在歷經2022年上海封城後決定「潤」(指到海外安全的地方)到加拿大。他曾經月薪人民幣2.7萬元,2025年1月開始重新適應海外學生生活,住在簡樸的宿舍裡,盼畢業後留在加拿大工作與生活。(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2日電)疫情後,許多中國人對國家社會失望,有了「潤」出國的念頭。但是等在他們面前的,往往是寂寞與不便的新環境。一名放下高薪到加拿大的上海白領說,與預期落差很大,但自己沒有後路,會努力展開新生活。

小五(化名)來自山西省運城,在上海讀書、工作了15年,從電話行銷做起,疫情被裁員前,在一家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公司工作,月薪已經有人民幣2.7萬元(下同,約新台幣12萬元),年薪15個月。

在他心目中,上海是中國最好的城市,因為這是一個努力就會有回報的地方,不像小城市是「關係型社會」,工作和生活都得靠關係才能過得好。然而,2022年因為COVID-19疫情上海封城兩個月(有些社區前後更歷經3個月封控)後,上海在他心中已經一落千丈,「儘管在國內也還是最好的」。

封城經歷是小五想「潤」(「潤」字漢語拼音run的諧音,指移民海外)的導火線。2023年3月,他花了3個月找到工作,已經感到中國就業市場大不如前。當時投了30幾家公司後只有一家國企回應給應聘條件,加上福利補貼後每月約有2萬元,他決定要為離開中國存點錢,目標是50萬元。

小五將出國計畫付諸行動。2023下半年他開始上網研究一些學校的資料,2024年初報名補習班的雅思(IELTS)課程,7月底考完雅思英語後就找仲介代辦,9月拿到學校入學許可,10月底提出辭呈,12月下旬來到加拿大,2025年1月開始上課。

小五算是趕上了加拿大這一波移民寬鬆政策的末班車,去年申請到的學生簽證還附帶畢業後3年的工作簽,為長期留在國外奠定基礎。如今加拿大一直在縮緊移民政策,移民問題也是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聲望下跌的原因之一。

然而,從上海這樣繁華便利的城市來到加拿大社區式的簡樸生活環境,小五說自己「落差還是挺大的」。他的第一印象是有點冷、不太方便,小超市的商品選擇不是那麼多;宿舍幾乎可用家徒四壁形容,而且燈光晦暗,「進門那一刻,想扭頭就走。」

出國前,他和記者曾相約咖啡館,一杯杯70、80元的精品咖啡請客下來,眉頭都不皺一下。現在花錢得省,也無法再給家裡生活費,去超市買東西都會看價格,「價格是第一位」。

小五出國時已經36歲,人到中年在異鄉重新開始,代價還包括割捨一段近4年的感情。由於對方不願意出國,分手是必然,離開中國前半年,兩人幾乎就不太會分享心事了。

是否對出國決定感到後悔?小五說,很少後悔,更多的感受是難受、不舒服。但他現在會盡量找人說話,隨著課程展開,日子也會變得充實。「加拿大也有好的啊」,他分享自己觀察到此地社會文化的細節、人性化的設計、對殘障者的友好等,都與中國有很多不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疫情之後,更多中國人想方設法到海外。他們當中有些是以非法方式「走線」到海外,再尋求庇護。人權組織「保護衛士」引用聯合國難民署數據指出,預計2024年中國尋求庇護者人數達17.6萬餘人,不但創歷史新高,且較疫情前的2019年大增169%。

上海中產則多是以正規的申請留學方式出國,和「走線者」類似的是,多數人的目標都是在海外取得長期居留的身分。小五說,不像有些人是家裡有房產,他已經All in(全部投入),就會逼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在海外生存下來。(編輯:陳鎧妤)1140202

小五在歷經封城後離開生活了15年的上海,36歲才到加拿大重新開始。他不諱言,離開上海便利的環境到加拿大過安靜簡樸的生活,需要很多調適。圖為他從就讀的漢博學院(Humber College)圖書館往外看出去的景色。(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小五在歷經封城後離開生活了15年的上海,36歲才到加拿大重新開始。他不諱言,離開上海便利的環境到加拿大過安靜簡樸的生活,需要很多調適。圖為他從就讀的漢博學院(Humber College)圖書館往外看出去的景色。(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小五在歷經上海封城後決定離開中國,有計劃地存錢、考試,申請到加拿大漢博學院(Humber College)就讀,希望未來留在加國工作、居住。(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小五在歷經上海封城後決定離開中國,有計劃地存錢、考試,申請到加拿大漢博學院(Humber College)就讀,希望未來留在加國工作、居住。(受訪者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傳真 114年2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