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庫籲德國重塑外交政策 因應美與俄中對抗格局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8日專電)柏林外交智庫近日發布報告,向德國未來新政府提出四大行動建議,警告全球正逐步形成美國對抗俄中為主的兩極對立格局,若不重新定義外交與國防政策,德國將陷入嚴重結構性危機。
德國2月即將舉行聯邦議會選舉,柏林外交智庫「德國外交政策協會」(DGAP)近日發布「幾乎一切尚未確定:2025年聯邦議會選舉前的德國外交政策形勢」報告,點明德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當前的困境。
報告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持續威脅歐洲和平秩序;中國則透過修正主義挑戰現有國際規則,而隨川普重新入主白宮,美國將逐步減少在北約的角色,這些變化令德國過去依賴多邊秩序保障國家安全的策略不再管用。
DGAP因此呼籲未來新政府採取「四大行動」,重新定位外交與國防政策,以應對以美國對抗俄中為主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首先要「保障主權安全」。撰寫人DGAP總裁克萊納布洛霍夫(Thomas Kleine-Brockhoff)指出,主權保障是德國核心利益的重中之重,應該在財政及社會層面賦予它更高的優先權。
具體作法包括強化聯邦國防軍的裝備與人力,提升德國國防工業的靈活與效率,並加強資安與防禦間諜;此外也應兼顧邊界管理,減少非法移民同時,有序推動合法移民制度。
其次是「拓展夥伴關係」。克萊納布洛霍夫認為,過去德國「防務依賴美國,能源依賴俄羅斯,市場依賴中國。」的模式,不知不覺讓自己在當前的大國博弈中陷入極為被動的處境。
因此建議德國在歐盟及北約框架下,深化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的合作,若能在氣候變遷、公共衛生等跨國議題上找到新的共同利益者,將有助以出口導向經濟為主的德國,維持貿易穩定。
第三是推動「現代化」。除了建立歐洲最先進的高科技軍事力量,在人工智能、無人機和太空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外等,報告特別說明,現代化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提升,更關乎思維模式的根本轉變。
兩德統一後,德國議會主流政黨間歷經很長一段時間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共識期,習慣在美國的庇護下,享受穩定的國際秩序,因而缺乏對相關政策的批判與反思。
報告建議,德國應從現在開始針對如極左翼「親俄」、極右翼「反歐洲一體化」等過去主流政黨難以想像的政策話題積極辯論與對話,以擴大觀點多樣性。這不僅能幫助德國現代化,也有益於深化民主政治。
最後,報告強調德國應「加速行動」。過去在軍備拓展和軍事現代化方面,德國過於重視決策過程與程序正義,而忽略了目標達成的速度,導致執行效率低下。
以軍備採購為例,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 Kiel)分析,按照當前採購速度,德國需要長達100年的時間,才能使聯邦國防軍的榴彈炮裝備恢復至2004年的水準。
克萊納布洛霍夫認為,這種拖延現象反映出德國長期依賴和平紅利,忽略在國際局勢劇烈變化下迅速應對的必要性。呼籲新政府應像應對氣候變遷危機時展現的緊迫感一樣,將這種行動力運用到國防和外交領域,確保德國在全球權力重組中維持國際地位與國家安全。(編輯:高照芬)1141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