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前美眾議員蓋拉格:美國對中國需要長期戰略

2024/8/24 10:4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3日專電)美國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文指出,美國當前的中國戰略缺乏目標,兩黨僅對短期措施有共識。美國應清楚說出並非只希望嚇阻中國染指台灣與印太地區的意圖,而是圍堵中共試圖輸出科技極權政府統治。

蓋拉格(Mike Gallagher)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美國需要對中戰略」文章指出,二次戰後主導美國冷戰期間圍堵戰略的外交家肯南(George Kennan),1947年曾公開說明,美國的蘇聯政策必須極度施壓,最終找到裂解或逐漸削弱蘇聯實力的出口。美國至今對當時的蘇聯政策仍有不同看法,1952年共和黨黨綱還曾拒絕杜魯門(Harry Truman)的建議,認為那是「無用及不道德的」圍堵政策。

蓋拉格認為,相較於過去美國「冷戰開始即有最終目標」,如今卻是「冷戰已開始仍欠缺標的設定」。美國的中國戰略缺乏目標指引,兩黨僅對短期作為有共識。例如共和與民主兩黨都逐漸同意需要武裝台灣以嚇阻中共入侵,美國也須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很少論及長期宏觀戰略。

拜登(Joe Biden)政府短暫接受新冷戰的現實,也提出看似長期的目標。2022年的印太戰略呼籲,在全球建立對美國與盟友最有利的平衡及影響力,美國的圍堵策略目標限縮在關注北京於區域間的操控手段。印太戰略公佈13天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焦點轉向歐洲衝突,之後加上中東,對中國的態勢顯著軟化。

蓋拉格認為,如今美國的中國戰略似乎在避免全面進入冷戰,以免發生重大軍事危機,拜登對中國提出人人皆參與,細節式與跟進式的外交手法。 他去年出訪亞洲不斷向區域領袖說明美國無意圍堵或傷害中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指將管理美中競爭,以降低緊張,共同處理氣候變遷、公共衛生與人工智慧帶來的危機等議題。拜登政府尋求贏過中國,而不是圍堵或限制中國。

他批評現任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與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的說法,並認為拜登的策略至少有兩個問題。

首先,中共追求全球影響力,並公開指中美競爭難以達到區域穩定與平衡。如果美國政策制定者持續活在冷戰恐懼下,而不全面圍堵,並將其列為長期目標,只會養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胃口,甚至引起戰爭。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第二,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性競爭非常困難且代價高昂。美國建軍與軍隊現代化以防止第3次世界大戰,或者終結過去20年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現狀,這些都沒有捷徑。美國領袖得說服選民必須犧牲,沒人希望為管理式競爭與大國穩定平衡,甚至為美國持續自我設限,中國卻在全球切香腸式的脆弱平衡去犧牲。

蓋拉格建議,美國社會應持續凸顯北京摧毀自由世界的惡意宣傳伎倆,清楚說出美國並非只希望嚇阻中國劍指台灣與印太區域的意圖,而是圍堵中共試圖輸出科技極權政府模式,並削弱其掌控關鍵科技的地位。(編輯:高照芬)11308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