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國去風險戰略 智庫:汽車製造業對中國依賴下降

2024/4/13 17:5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德國新戰略強調「去風險」以減少對中國經濟曝險,根據德國經研機構衣佛研究所(Ifo Institute)最新調查報告,在傢俱和汽車製造領域,德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度顯著下降,然而化工產業依賴度反而增加。

德國之聲引述衣佛研究所於今年2月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德國在某些工業領域的「去風險」已取得顯著成效。據數據顯示,在工業和貿易領域仍然依賴中國原物料和商品的德國企業,比例已經分別降低到40%以下。相較於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前不久的調查,明顯下降。

根據調查,「去風險」成效最為顯著的是傢俱製造和汽車製造業,在這兩個行業中,依賴來自中國的重要原物料或中間產品的企業比例,分別較前一次調查降低了29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

然而這份調查也揭示,德國化工產業領域企業不但沒有去風險,反而對中國更加依賴。受訪的化工企業當中,46%表示依賴於中國的供貨,這個數字較前一次調查時提高了5個百分點。

報導也提及,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近日所發布的報告也指出,在化工和電子產品領域,德國企業未能降低對於中國的依賴性。

衣佛研究所的報告認為,整體而言,歐洲以外可以取代中國的供貨地區越來越受重視,除了普遍的供貨管道多元化趨勢之外,政治不確定性的增加也成為德國企業計劃減少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報告指出,2022年有41%的受訪企業將政治因素列為減少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到2024年,這個比例已經升至65%。

這份報告最後總結,對於許多德國企業來說,供應鏈的多元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德國工業企業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是促使德國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因此「德國政府如果要推動貿易多元化,必須要將對外直接投資納入關注的範圍」。(編輯:吳柏緯/陳鎧妤)11304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