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本核處理水排海超乎預期 減少16座貯水槽水量

2023/11/19 18:04(11/20 15: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東京1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今天受訪時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積存的「核處理水」從今年8月開始排放入海後排放量超乎預期,已減少相當於16座貯水槽的貯水量。

日本共同社報導,雖然目前已排放逾2萬噸「核處理水」,但截至11月9日止,又新增了2160噸經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處理過的污染水。

目前預料今年的排放作業將於11月20日結束,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積存「核處理水」貯水槽超過千座,約30年後全數排放入海及完成核子反應爐廢爐作業的前景依舊難料。

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月因東日本大地震(台灣稱311大地震)帶來海嘯發生「爐心熔毀」,為冷卻熔融核燃料團塊又製造出污染水。東電利用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多數輻射物質,最後變成「核處理水」,並將其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到2020年時已超過1000座貯水槽。

「核處理水」的源頭是污染水,由於污染水每天都會產生,儘管東電希望能在2051年完成廢爐的預設目標前,將所有積存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但只要熔融核燃料團塊依舊存在,就會持續產生污染水。(譯者:黃名璽/核稿:陳政一)1121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核處理水入海 日本環境相:確認未影響人體及環境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