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俄羅斯威脅 北約新防禦計畫德國扮要角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2日專電)冷戰結束30多年後,北約首度針對俄羅斯的威脅制定防禦計畫,德國位居歐陸中心,將肩負北約後勤和東翼防衛的雙重任務。
北約小百科
全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NATO
成立時間:1949 年 4 月 4 日
北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北美洲國家鞏固北大西洋地區的軍事安全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是西方世界重要的軍事同盟。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規定,一旦確認其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反應。
成員國:
創始成員國為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後續加入波蘭、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西班牙、羅馬尼亞、希臘、土耳其、芬蘭、瑞典
主要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部長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計劃與分析委員會、常任代表理事會、國際秘書處、軍事委員會
在這份4000多頁的文件中,北約詳細規劃如何提高陸、海、空、網路、太空的威嚇力,阻止俄軍進犯。
蘇聯解體以來,歐洲再也不視俄羅斯為敵人,不過俄軍入侵烏克蘭,迫使各國重新審視國防戰略,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直言,這份計畫是對俄國出兵的「直接反應」。
德國位居歐陸心臟,又是歐洲最大經濟體,按佩斯托瑞斯說法必須承擔雙重任務,
首先是後勤。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戰,人員、裝備、物資的快速移動是致勝關鍵。
俄羅斯是北約最大威脅,一旦發生衝突,數以萬計的軍隊將借道德國的公路、橋樑、鐵路,調動到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黑海等北約東翼,馳援和擊退俄軍。
在美蘇冷戰年代,位於最前線的西德是北約調動部隊和物資的樞紐;佩斯托瑞斯表示,與冷戰的西德一樣,德國由於地理位置將成為北約的後勤中心。
其次,俄烏戰爭爆發後,北約的重心已東移到緊鄰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佩斯托瑞斯指出,盟國有必要捍衛他們的自由和安全。
按新版防禦規劃,北約將在備受俄羅斯威脅的國家加碼軍事部署,德國因此宣布將在立陶宛常駐4000兵力。
總理蕭茲(Olaf Scholz)強調,「我們願捍衛北約的每一公分領土」。(編輯:高照芬)11207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