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中修補關係各有盤算 還有未爆彈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24日專電)美中近期修補關係動作不斷,雙方商務部長本週預定會面,備受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兩國緩和緊張背後各有盤算,美方2月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的分析結果攸關和解進程。
美中近年為台灣、科技管制激烈交鋒,兩國政府原先期待今年就地緣政治、經貿等議題展開對話,不料一顆飛越美加的中國高空氣球2月遭美軍戰機擊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訂開啟密集高層交流的中國之行延期,美中關係再度陷入惡性循環。
近幾個月,中國屢次回絕美方高層對話要求,但私底下外交奔走沒有停歇。
報導引述未具名知情人士表示,北京3月派遣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率領的代表團訪問華府。崔天凱在華府會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傳達北京有意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交戰期間扮演和事佬。
由於中俄關係緊密,美國與其他西方官員對北京勸和促談的能力與意願抱持懷疑。知情人士說,崔天凱會見蘇利文、雪蔓時表達「中國無論怎麼做、怎麼說,美國都會加以阻撓」的挫折感,代表團帶回北京的訊息是華府希望兩國更深入溝通。
5月10日至11日,蘇利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討論往後幾個月雙方高層交流事宜,美中關係顯現破冰跡象。
報導寫道,美中推動恢復高層交流在於雙方都想讓關係回穩,但理由不盡相同。
根據現職及卸任美方官員說法,在台灣、俄烏戰爭等議題導致美中摩擦期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致力穩住和北京的關係,一方面想防止兩國緊張演變成衝突,也想向盟友與其他國家展現華府有能力和北京維持工作關係。
北京近幾個月對華府冷淡,現在卻有緩和緊張的理由。中方官員指出,北京當務之急是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赴舊金山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甚至和拜登舉行雙邊會談鋪路。但美中官員都警告,為「拜習會」奠定基礎所剩時間不多。
曾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喬治城大學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形容,美中嘗試重建基本溝通管道,此刻是「脆弱的機會」。
美中和解首個考驗將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預定25日在華府出席晚宴,這將是拜登執政2年多來華府首見美中部長級會面。
另一考驗將是美中國防部長6月是否如往例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期間舉行雙邊會談。中方提出的會談前提是美國解除多年前以批准採購俄羅斯武器為由對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實施的制裁;拜登上週表示美方正在討論此事,但國務院與其他部會官員隨後否認。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說,中國希望美方展現誠意,不希望會談後面臨更多美國制裁。
一名美方官員說,北京高層自認現在占據比偵察氣球事件後更有利的地位,在重啟美中外交上發揮一定作用。習近平近期接待多位歐洲領袖,意圖分化西方同盟,並從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口中得到強化經貿關係的承諾。
不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其他單位分析中國偵察氣球電子儀器的結果尚未出爐,拜登預計以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中國半導體與其他關鍵技術產業,猶如未爆彈。中方官員擔心兩者如化為現實,北京可能被迫還擊,阻礙美中和解進程。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美中關係缺乏結構性信任,卻充滿敵意,只要一次重大新聞事件就可能讓和解進展泡湯,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就是鮮明例子。(編輯:郭中翰)11205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