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稱拿下烏東關鍵礦城 旋即調整侵烏指揮層級
(中央社莫斯科11日綜合外電報導)經傭兵「瓦格納組織」(Wagner Group)數週猛攻後,俄羅斯聲稱拿下烏東礦城蘇勒答爾;俄國國防部旋即發布侵烏指揮階層調整,由參謀總長親任侵烏戰事指揮官。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今天指派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親任侵烏作戰指揮官,取代3個月前才接指揮官的俄國空天軍司令蘇洛維金(Sergei Surovikin)。
● 內部傾軋?統一事權? 俄重組作戰高層指揮
俄羅斯國防部在聲明中說:「拉高特殊軍事行動的指揮層級是出於目標規模擴大,以及需要在不同軍種和各單位間更密切協調。」
除調整由格拉西莫夫親任侵烏指揮官,這次還增設3名副指揮官,分別是蘇洛維金、地面部隊司令薩柳科夫(Oleg Salyukov)、副參謀總長吉姆(Aleksey Kim)。
華爾街日報指出,瓦格納傭兵組織老闆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與俄軍建制內高層不和日增,之前他盛讚蘇洛維金並猛批格拉西莫夫督軍不善。去年9到11月烏軍反攻收復哈爾科夫(Kharkiv)、赫松(Kherson)等大片失土,普里格津與親俄的車臣領袖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就痛批俄軍高層無能。
包括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都認為,調整指揮層級凸顯俄軍內部失和、矛盾日增。
但非西方的軍事觀察家認為,這項調整可能代表俄羅斯不再只當侵烏為「軍事行動」,而是拉高到國家層級的準戰爭。因為蘇洛維金不能調動直屬參謀總部的聯邦特戰部隊、戰略空軍乃至人造衛星等兵力,格拉西莫夫指揮侵烏則可視情況更彈性運用這些單位。
此外俄軍指揮結構此前一直有令出多門的毛病,基層部隊有時對前線指揮官與後方高司單位間的矛盾指令不知所從,後方高層也會對實際前線前況認知脫節,必須調整指揮體系。有鑑格拉西莫夫不會上戰場指揮,因此擔任第一副手的蘇洛維金應還是實際的戰場指揮官。
普里格津今天聲稱整個蘇勒答爾(Soledar)已在瓦格納傭兵控制之下,目前包圍在市中心的殘餘烏軍巷戰。烏軍東部軍團司令部發言人奇列瓦蒂(Serhiy Cherevatyi)坦承瓦格納傭近日在蘇勒答爾有斬獲,但否認淪陷,不過他拒絕透露蘇勒答爾究竟還有多少地方尚在烏軍手裡。
俄軍在蘇勒答爾的進展恐不利烏克蘭對鄰近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的防禦。巴赫姆特已儼然烏軍在頓內茨克(Donetsk)的門戶,瓦格納過去6個月同樣在猛攻巴赫姆特,近幾週更成烏東戰事最激烈之處。
● 烏東戰況吃緊 不利基輔戰場主動權及反攻
瓦格納傭兵組織過去11個月裡,已從原本在敘利亞、非洲作戰時相對小規模的精銳特戰單位,逐漸轉變成一支具有多兵種作戰能力的大型部隊,除繼續保持由戰技精良退役軍人指揮外,還配屬砲兵和空中武力。
去年5、6月間烏克蘭失守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與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雖傷亡不輕,但最後緩阻住俄軍攻勢,但目前在巴赫姆特-蘇勒答爾前線的高傷亡率,迅速耗盡過去一個月派往當地增援多個旅的兵力,仍未遏阻住俄方進攻。
俄軍去年夏天在一批合同兵到期離營後出現前線兵力短缺,但俄國總統蒲亭去年10月局部動員30萬後備軍人、瓦格納8月從監獄招募囚犯參戰後,俄烏間兵力態勢已轉趨平衡甚至朝俄方傾斜。瓦格納傭兵稱在巴赫姆特的作戰並非奪城,而是盡量消滅烏軍有生力量。
西方官員與分析家日益擔心基輔任由自身掉入俄方設定的圈套,堅持固守巴赫姆特卻損失原本計畫要在春季發動反攻的兵力。他們認為烏軍應撤退到巴赫姆特西側的高地建新的防線重整旗鼓,透過協作保存烏軍戰力;烏克蘭也不乏持類似觀點的人士。
一名在巴赫姆特的烏軍指揮官說:「決定要死守的是上面的老大不是我,但目前來看,雙方傷亡的交換比顯然有利俄軍,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就被耗光了。」
CNN分析,俄軍即便奪下蘇勒答爾也只是象徵性意義而不具實質性。華盛頓戰爭研究所(ISW)指出,俄軍控制蘇勒答爾不代表能控制烏軍與巴赫姆特間的關鍵交通線,也就不意味能馬上包圍巴赫姆特。
但不同觀點的分析家認為,若巴赫姆特失守,烏東關鍵大城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與烏軍東部軍團總部的斯拉維揚斯克(Slovyansk)形同門戶洞開。
屆時烏克蘭很可能調集各地部隊赴烏東重兵防禦,但這樣會讓整個戰線的兵力失衡,反讓已整補兵力多時的俄軍在戰線其他地方有可乘之機,不排除在南部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發動新的冬季或春季攻勢,烏克蘭恐喪失去年秋天反攻所拿回的戰場主動權。(譯者:陳亦偉)1120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