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營建業搶攻海外新藍海 瞄準核電、智慧城市建設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30日專電)瞄準疫後景氣重振、經濟建設商機,韓國政府聚焦具未來永續性、親環境的智慧城市及核電等永續能源基礎建設市場,集結國內半導體、文化產業能量,希望協助韓國營建業發展海外市場第二春。
韓國國土交通部舉辦的國際基礎建設合作會議(Global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Conference,GICC)今天時隔3年在首爾登場,邀集來自中東、亞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區15國人士參與,並新設國土部長與各國營建業者直接對話環節,商討各國基礎建設需求與可能合作方向。
韓國國土部長元喜龍在開幕致詞中指出,韓國在戰後積極投入道路、鐵路、住宅、水資源及電力等各種基礎建設,奠定國家經濟基礎,也成為營建業者進軍海外市場的技術能力證明,自1965年首次進入海外建設市場以來,韓國業者積極參與多國基礎建設工程,獲優良評價。
元喜龍說,韓國當前面臨經濟危機,國際不確定性加劇,營建業有必要與IT、半導體、文化產業等其他產業結合,以過去累積的傳統基礎建設經驗為基礎,推出結合都市與生活、硬體與軟體的K-智慧基礎建設。
GICC是韓國最大國際基礎建設相關活動,自2013年起開辦以來邀集海外主要招標單位、開發銀行及工程企業參與,分享及討論各國開發計畫現況,從政府層級促成韓國營建業在海外市場的合作機會,前兩年因COVID-19疫情影響未能舉辦實體活動,今年重啟實體會議,特別與2022智慧基礎建設EXPO合作,聚焦介紹智慧基礎建設技術及產業趨勢。
元喜龍在下午接受外媒聯訪時,就中央社記者提問表示,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韓國營建業者海外接單金額在2010年達到700億美元高點後開始下滑,疫情爆發後更是縮減至300億美元左右,但在後疫情時代景氣恢復過程中,各國對氣候變遷、數位化等具未來價值的大型建設計畫需求湧現,都是韓國積極挑戰的機會。
根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it統計,去年海外建設市場規模達10.9兆美元,較前一年成長10.7%,今年預期將再成長5.5%,達到11.5兆美元規模。
元喜龍指出,韓國過去在國際建設市場中具高度價格競爭力、勞動力優勢,在高度經濟發展下也具有都市建設、產業園區的豐富經驗,都是爭取海外訂單的優勢;韓國當局也瞄準預期將有10%以上成長的中東地區,要組成「韓國隊」,傾全國產官學界技術推出符合海外市場需求的永續性綜合建設提案。
韓國政府將核電廠及智慧城市建設視為開啟海外建設市場第二春的重點項目,元喜龍說明,國際油價飆升及戰爭帶來的能源危機,使核電等自有能源建設需求大增,沙烏地阿拉伯、埃及、歐洲等地都有相關計畫需求;智慧都市則鎖定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國家級親環境都市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活動也邀請到韓國知名經紀公司SM娛樂創辦人李秀滿發表演說,昭示韓國營建業與文化產業的合作。李秀滿表示,未來建設將是體現人類創造性的載具,「未來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最棒的創作」,期待韓國文化產業的軟實力與營建業的融合成果。(編輯:黃自強)11108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