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以色列普珥節交會伊朗核武爭議 勾起千年恩怨

2022/3/20 13:55(3/20 20: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素芬特拉維夫特稿)以色列恢復中斷兩年的普珥嘉年華,這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猶太節慶源於聖經「以斯帖記」,與伊朗政權關係微妙複雜,甚至牽涉攸關以色列生存的伊朗核子談判爭論。

以色列這幾天大小城鎮、街道校園充滿熱鬧「普珥節」(Purim)嘉年華氣息。普珥節是猶太節日中最歡樂節慶,以百無禁忌出名,起源記載於聖經「以斯帖記」(Book of Esther)。

「以斯帖記」解釋如何慶祝普珥節,以及為何定在猶太教曆中最後的滿月,就是亞達月(Adar)第14天的日落開始到隔一天的日落,若是有城牆所圍的城市,如耶路撒冷就晚一天慶祝。這日期一般是在陽曆2月下旬到3月中旬之間,今年落在3月16日至17日。

根據記載,舊王妃被昏君打入冷宮,孤女以斯帖 (Esther)受堂兄末底改(Mordecai)指示,隱瞞猶太身分獲選入宮成為新王妃。宮中奸臣哈曼(Haman)向波斯王建議滅絕猶太人,所幸以斯帖冒生命危險說服波斯王撤回命令逆轉危機,哈曼被處絞刑。普珥節從此成為一年一度的主要節慶。

這雖是充滿誇張與巧合的故事,有著天方夜譚般的色彩與情節,大部分學者認為是虛構歷史小說,但某些層面凸顯猶太人身為少數民族幾千年來面對的生存處境,同時也反映伊朗與以色列現代關係演變的複雜性。

縱觀歷史,以色列與伊朗的恩怨淵源深遠,從西元前6世紀,猶太民族被迫流放巴比倫帝國後繼續散居波斯帝國,1948年以色列建國及1979年伊斯蘭革命,兩民族之間關係時敵時友,身為少數的猶太族群命運也隨伊朗的改朝換代而起落。

1925年建立的伊朗巴勒維王朝(The Pahlavi Dynasty)讓伊朗猶太人不再被列為二等公民,原本生活水準偏低的猶太社區逐漸繁榮。伊朗猶太人於1960年代後期,被認為是全球最富有的猶太社區,視為「黃金時代」。

這段時期兩國的關係也是相對友好。雖然伊朗反對1947年聯合國提出的巴勒斯坦分治計畫(United Nations Partition Plan),1949年反對以色列被納入聯合國,兩國關係依然密切。1950年伊朗是繼土耳其後第二個承認以色列為主權獨立國的穆斯林國家。

1963年伊朗積極推動「白色革命」(White Revolution),全面性現代化受保守派強烈反對,促成1979年伊斯蘭革命,流放歐洲14年的最高領袖何梅尼 (Ayatollah Khomeini)返回德黑蘭成立伊斯蘭共和國,宣稱以色列是「伊斯蘭的敵人」與「小撒旦」,美國為「大撒旦」。兩國關係從此急轉直下,急遽惡化。

何梅尼逝世後,1989年繼任的最高領袖哈米尼 (Ayatollah Ali Khamenei)對以色列的態度更加偏激。2000年12月稱以色列是必須從中東驅除的「惡瘤」,2005年當時被視為強硬派的總統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認為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除」。哈米尼也在2012年的伊朗-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會議中說,有自信讓「假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政權從地理景觀消失」。

伊朗政治領導人相繼發出的仇恨言論,讓以色列對伊朗的核子發展特別不安,擔憂它擁有核武能力。伊朗核子科學家於2010年連遭暗殺,多數專家研判是以色列情報單位摩薩德(Mossad)策劃。2010年6月被發現,據信是由美國和以色列共同開發攻擊伊朗核子設施的Stuxnet電腦蠕蟲,估計損壞納坦茲濃縮廠(Natanz enrichment plant)中多達1000台離心機(所有已安裝離心機的10%)。

尤有甚者,敘利亞於2011年爆發內戰,伊朗和以色列在敘利亞境內展開代理人戰爭。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目標發動數百次襲擊,多半瞄準首都大馬士革的主要機場,據信是伊朗透過這些機場向代理人轉移先進武器。

以色列表示,攻擊目標主要是伊朗軍隊和與伊朗結盟的恐怖組織基地,特別在戈蘭高地邊界沿線,諸如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在敘利亞南部部署的戰鬥人員,以色列主要襲擊送往這些團體的武器運輸。

最近一次攻擊發生於今年2月16日,根據敘利亞新聞社(SANA)報導,以色列從戈蘭高地發射地對地導彈,造成大馬士革以南的紮科亞鎮(Zakiya)人員財產損失。

伊朗不甘示弱,頻頻報復,不僅於今年3月13日利用飛彈襲擊位於伊拉克北部庫德(Kurdish)自治區的阿比爾(Erbil)「以色列戰略中心」,隔日再發動網路攻擊,中斷以色列政府機構網路系統數小時。德黑蘭聲稱挫敗以色列情報單位摩薩德破壞伊朗核子設施陰謀。

近幾年來,普珥節的起源故事被伊朗官員和媒體重新詮釋,用於政治目的或傳播反猶太主義和跟以色列敵對的理由。

2011年在伊朗法斯通訊社(Fars)一篇文章中,伊斯蘭志願民兵組織巴斯杰(Basij)負責人將普珥節故事稱為「伊朗大屠殺」,稱「腐敗的」以斯帖屠殺大約7萬5000名「無辜的伊朗人」。

從11世紀以來就被伊朗猶太族群認為是以斯帖和末底改的陵墓聖地,於2020年5月遭不明人士縱火焚燒。這個位於伊朗哈馬丹(Hamadan)的陵墓聖地昔日不乏出現威脅破壞或拆除陵墓言論。

2021年12月德黑蘭國會議員拉耶瓦迪(Zohreh Lajevardi)接受伊朗法斯通訊社採訪表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敵意「歷史悠久」,指控普珥節的故事是「一場對伊朗人的大屠殺」。

當俄烏戰爭局勢受全球關注之際,數月來持續在維也納進行的伊朗核子談判,仍隱身於區域權力競逐的博奕賽局。這個聯合國和西方各國都樂見其成的協議,已進入最後階段,卻讓以色列深感不安,一再示警,不願認同,並視為威脅國家安全存亡的緊急問題。

3月16日,歐洲以色列聯盟 (European Coalition for Israel)向在維也納的國際核子談判人士呼籲,請他們「不要給哈曼 (指的是伊朗)核武能力」,並表示當前對猶太人民的威脅不僅涉及伊朗的新哈曼,還涉及能夠消滅整個國家的核武器。

他們強調:「普珥節24個世紀(指起源至今2400年)之後,我們呼籲國際社會——不要用核能力獎勵這個現代哈曼!」

美國與歐洲大國努力想要促成的伊朗核協議,對西方來說也許是為締造和平契機,但以色列看到的是猶太人千年來的經歷和一個獨裁政權可能不按理出牌的危險。

以色列今年普珥節前後比以往寒冷,不只北部戈蘭高地,連耶路撒冷也下雪,小孩們穿著扮裝玩雪。這或許是數十年來「最冷」的一個普珥節。(編輯:黃自強/林憬屏)11103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