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一條棉線 鉤織串聯台灣與土敘邊境【特稿】

2021/7/29 16:07(7/29 17: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穿越土敘邊境(中央社記者何宏儒雷伊漢勒特稿)台灣各界支持8000公里外土耳其、敘利亞邊境難民扶助計畫,讓拿鉤針和棉線幫忙家計的敘利亞婦女感受到博施濟眾的伊斯蘭節慶精神。「苦人所苦」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

「這是我在土耳其過的第5個宰牲節。第一年的時候我在淚水中度日,第2年沒有那麼苦,第3年才開始可以跟其他人一樣地過節。」敘利亞婦女沙伊邦(Nesrin Shaiban)說:「對我和家人而言,今年是最快樂的宰牲節,我們給小孩買新衣服,家裡也稍微裝修,因為不只我丈夫在工作,連我也有工作了。」

沙伊邦一家是敘利亞大馬士革人,大女兒萊恩(Rayan Shaiban)2014年遭內戰烽火炸斷左腿,當時她才6歲。一家人費盡千辛萬苦抵達邊境,堅毅的母親2016年終於帶著身體殘缺的女兒跨境就醫。裝上義肢後,13歲少女現在走路略顯顫顫巍巍,但可自理日常生活,臉龐的甜美笑容令人難以聯想她曾經歷的苦難。

沙伊邦是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Taiwan-Reyhanli Centre for World Citizens,簡稱台灣中心)扶助的150名敘利亞婦女之一。

中華民國政府在土耳其南部的哈泰省(Hatay)雷伊漢勒興建台灣中心,建築主體去年10月完工後開始營運,初期訓練婦女們用棉線編織「汪汪圍巾」與「喵喵澡袋」,商品獲台灣消費者熱烈網購。

宰牲節是開齋節之外另一個最重要伊斯蘭節日。今年宰牲節為西曆7月20日。參加台灣中心編織計畫的另一位敘利亞婦女塞蕾德(Wisal Selled)於節日前兩天穿越邊境,回到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布省(Idlib)比尼吉鎮(Binnej)老家過節。

經過逾10年內戰,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在俄羅斯撐腰下逆轉戰局,強權干預使得命懸一線的反對勢力退守衝突中的最後根據地伊德利布省,卻時而遭遇違反停火的政府軍空襲、步步進逼。

塞蕾德的父親5年前就是在老家命喪這樣的轟炸中。離婚後的她帶著兩個女兒,跟母親和兩名單身姐妹棲身雷伊漢勒。一家三代6位女性18日在攝氏45度高溫下抵達土耳其南疆吉偉格祖(Cilvegozu)關卡,穿越邊境回家。

「老家與雷伊漢勒車程其實僅一個多小時,落腳土耳其10年以來,我只在3年前宰牲節回去過一次。」塞蕾德於行前告訴中央社記者:「實在無法形容這種感覺,我既開心又害怕,擔心會遭遇空襲。這是我(18歲)大女兒第一次回國,(3歲半)小女兒更是從來不曾到過自己的國家。」

她表示,將帶著鉤針和棉線在老家編織「汪汪圍巾」,讓台灣中心的產品第一次出現在敘利亞。塞蕾德說:「若真主應允,我會在敘利亞幫台灣中心和汪汪圍巾打廣告,告訴鄉親,我們在土耳其有事情做,沒有失業,我們活得下來。」

雷伊漢勒位處邊陲,資源困窘而先天不足,又蒙受鄰國戰火和大量難民湧入導致後天失調。這個10萬土耳其居民的邊城已經接納12萬敘利亞難民,巿區數度遭遇來自邊界另一側的火箭攻擊,並曾面臨聖戰團體伊斯蘭國(IS)跨境恐攻威脅。

在這樣的世界角落怎麼會有以「台灣」為名的建築?

台灣中心基地距土、敘邊界僅3公里,由中華民國政府捐贈40萬美元興建、安卡拉畢爾肯特大學(Bilkent University)建築系助理教授裘振宇規劃設計。建築群擁有52個拱形屋頂,直接運用邊界圍牆分隔出52個空間單元。基地西北角立有一道預鑄混凝土牆,牆上設置鐫刻英文Taiwan Center和中文「臺灣」的鋼板。

中心建築主體完工後,在雷伊漢勒巿長哈哲歐魯(Mehmet Hacioglu)再三請託下,裘振宇又接下更艱鉅的營運任務,成為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他去年底短暫回台灣緊鑼密鼓地進行50幾場演講,並且推動「土耳其台灣中心維運集資計畫」,獲得廣大台灣民眾熱烈回響。

台灣藝文界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黃聲遠、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王瓊玲、導演吳念真和林正盛等都為台灣中心計畫背書,以他們數十年來在台灣積累的影響力幫助中心匯聚能量。

執行集資計畫的群眾集資公司貝殼放大指出,3、4 月間進行的活動吸引了3250人次捐款,一次性捐款加預估的定期定額捐款總額估達約新台幣1800萬元,較原先評估的2000人次、總額600萬至900萬元高出許多。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說,「土耳其台灣中心維運集資計畫」是貝殼放大首度執行的跨國而且以空間為主題的募款活動,「贊助人數比原本目標高出了超過一半以上,甚至平均客單價比想像中更高」。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我覺得這也說明了,故事本身和所提供的回饋內容讓台灣人願意對一個很遙遠的地方,為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的難民,也為建築師和團隊的努力而貢獻心力。」

這項群眾集資活動成果超乎預期,媒體曝光度高,中華民國外交部、文化部和許多台灣企業都贊助中心營運。發生在8000公里外土、敘邊境的故事何以觸動台灣人心,讓各方願意用行動支持?

「我常覺得,生命受過傷害、受過苦的,就比較容易去體會別人的苦處、別人的辛苦。」導演林正盛說:「我其實覺得台灣人很寂寞、很孤獨,在台灣這個海島上。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個有一點惡霸的鄰居,那個鄰居不給你選擇你要怎麼樣,我告訴你『你是我的、你是我的、你是我的』。這是台灣處境的痛苦。」

林正盛義務幫助台灣中心拍攝集資影片。他認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使台灣人很容易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世界有很多苦難,我們就在苦難之中。當我們可以,別人比我們更苦的時候,我們願意幫助人家,很像那種幫助是在回饋自己、安慰自己,它有一點心理治療的效果。」

裘振宇今年春季在台灣南北奔波,對學子述說在烽火邊境蓋人道建築的故事,可能對新生代帶來啟發。

高雄市教育局國教輔導團12年國教課程發展團隊藝術領域輔導員鍾佳玲為裘振宇安排了20場校園演講。她表示,台灣孩子身處的環境與難民的世界截然不同,這些感受很難透過文字去理解。

「但是在裘的演講中,一張張真實的難民照片,透過他自身經歷的故事分享,那是一場生命在影響生命的歷程。」鍾佳玲告訴中央社記者:「我相信這些孩子聽了演講,以後看到難民相關的新聞,他們不會再無感。」

國土邊陲的雷伊漢勒緊鄰敘利亞烽火,其實是個連土耳其人都感覺毫無希望的地方,裘振宇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希望就在我們手中,那怕只是一團棉線、一點巧思、一點善意,我們就能用希望串起台灣與土敘邊境。」

「那裡真的是世界的盡頭嗎?也許吧。如果這世界有盡頭,那世界有中心嗎?」裘振宇告訴中央社記者:「或者應該說,我們無論在哪個地方從事有意義的事情,那裡就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嗎?」

穆斯林於宰牲節時獻祭宰殺的羊或牛並非獨享,而是與親友分享並施捨窮人。5年前帶著斷腿女兒跨境就醫的堅毅敘利亞母親沙伊邦與家人生活終於逐漸安穩,她認為台灣中心計畫撫慰難民殘破脆弱的心靈,彰顯的正是博施濟眾的宰牲節重大意涵。她期盼中心提供的工作機會細水長流,繼續許難民一個未來、一個希望。(編輯:郭中翰/高照芬)11007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地緣政治歧見檯面化 阿聯槓沙烏地波灣危機隱現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