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對抗疫情耗費心力 威權主義大行其道
(中央社倫敦15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全球對抗COVID-19 (2019冠狀病毒疾病)同時,威權主義則大行其道:匈牙利禁止宣傳或描繪同性戀;中國強迫關閉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蘋果日報;白俄羅斯迫客機轉降抓異議記者。
部分研究員和運動人士認為,COVID-19耗費全世界的精力,各國為了防疫關閉邊界,可能已加快全球威權主義和極端主義發展速度。
柬埔寨裔美籍人權律師崔瑞勝(Theary Seng)說:「COVID是獨裁者的夢想機會。」崔瑞勝在表面上號稱民主的柬埔寨被依叛國等罪起訴,總理洪森(Hun Sen)已統治柬埔寨30多年。
疫情期間,數個大洲加強限制公民自由或打壓異議分子。
過去10年來,信奉民族主義的匈牙利保守派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不斷削弱媒體和司法自由,批評多元文化主義,且稱穆斯林移民對歐洲基督徒身分認同造成威脅。
疫情期間,匈牙利政府頒布緊急狀態法,賦予總理過大權力,包含以總理行政命令取代法令。今年6月,國會更通過禁止讓18歲以下學生觀看被視為「宣傳或展示變性和同性戀」的內容。
俄羅斯方面,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政府利用疫情作為逮捕異議分子的最新理由。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遭囚禁,他曾號召群眾在莫斯科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他的有罪判決。
白俄羅斯執政超過26年的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去年8月在爭議性總統大選宣稱囊括8成選票連任,異議人士和許多西方國家都質疑他操縱大選。數以千計反對派示威者上街遊行,警方出動水砲車,發射催淚瓦斯和閃光彈鎮壓示威者。
今年5月,流亡波蘭的白俄羅斯記者普羅塔塞維奇(Roman Protasevich)與女友從希臘雅典搭乘愛爾蘭瑞恩航空(Ryanair)班機飛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飛機在白俄上空被戰鬥機攔截,轉降白俄首都明斯克(Minsk),兩人立刻遭到逮捕。
在爆發COVID-19前,極端主義就已經不斷擴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世界各國政府挹注數十億美元援助搖搖欲墜銀行,動搖各界對西方世界秩序的信心。接著幾年的經濟衰退和政府撙節措施,使得民粹主義在歐洲和北美洲壯大。
中國方面,當局將2008年經濟崩潰視為是他們,而非民主國雨家,走在正確道路上的證據。
牛津大學歷史教授、中國研究權威米德(Rana Mitter)表示,金融危機說服中國共產黨政府「西方國家不再能教訓他們了」。自此之後,中國越來越常在國外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同時在境內打壓反對派。
中國收緊對香港的控制,壓制異議分子。批評中國的抗議人士、出版商和記者都遭監禁,香港最後一家親民主派媒體蘋果日報在總編輯和高階主管遭逮捕後,已於6月停刊。
新型冠狀病毒最早在武漢發現時,雖然處理疫情手段稱不上透明,但當局果斷採取因應措施,實施嚴格的封城控制住疫情。
米德表示,疫情讓許多中國一般民眾和領導人形成一種看法,「亦即民主世界處理疫情的方式出了大紕漏,中國則做對了」。(譯者:陳昱婷/核稿:劉學源)11007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