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文化4階段演變 美食中心兼族群社交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18日專電)經過一年多的等待,新加坡「小販文化」終於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說,小販文化歷經4階段演變,功能擴充,除了有庶民美食,也是政府傳達訊息及各族民眾交流中心。
新加坡2019年3月提交申請文件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本月16日決定採納專家評估團的建議,將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評估團認為,新加坡小販文化符合申遺5大條件,包括小販文化是新加坡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為不同世代的新加坡民眾提供身分認同感及延續性。小販文化也具有多元文化特性,有助促進對不同宗教、文化的了解,對培育具有包容性的社會扮演重要角色。
談到申遺成功的重要性,目前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擔任客座副教授的新加坡建築及城市史學者賴啟健接受中央社記者越洋電話訪問時表示,這有助更多年輕人投入小販行業,有利維持小販文化。
賴啟健說,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可謂熱帶建築的代表,各式攤販在裡面煮東西,民眾在一旁用餐,「雖然有點熱,但環境還算舒適」。
鄰近的馬來西亞也有小販,但賴啟健說,兩國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加坡小販中心由政府集中管理,在同個地點同時可看到不同種族的美食。
舉例來說,在新加坡可看到一個小販中心裡有華人常吃的餐點,也有馬來菜、印度菜,反映星國多元種族的南洋風情。
回顧新加坡小販文化的由來,主要由政府將原本在街上流動的攤販集中管理,以確保食物及路上交通的安全性。賴啟健說,星國小販文化發展可分為4階段。
他說,1908年至1950年是第一階段,在這段大致屬於英國殖民時期的期間內共建了6個小販遮棚,地點以市中心及華人區為主,包括老巴剎、珍珠巴剎等。
第2階段則是1950年代至1971年。賴啟健說,當年英國殖民政府委託一位教授進行小販研究調查報告,結論小販是有利人民的服務,因此政府須多建一點小販遮棚,以符合人民需要。中峇魯熟食中心即是這時期的代表之一。
第3階段1971年至1985年左右,可說是蓬勃發展期,賴啟健表示,這10多年內,新加坡政府共建了100多個小販中心,不論在政府組屋或私人住宅附近都有小販中心的蹤影。到了1985年,政府已將所有街上的小販都安置到小販中心。
他說,隨後大概有20多年時間,新加坡都沒有建立新的小販中心,直到2011年,政府才又開始在東北區等新開發地區興建小販中心。這就是第4階段。
隨著時代演變,小販中心功能不斷擴充。賴啟健說,小販中心不僅是庶民美食聚集地,更是品嚐其他種族佳餚的好去處,許多新加坡人生平第一次嚐到其他種族的食物都在小販中心。同時,它也作為不同種族民眾間的聯絡站,提供彼此寒暄、交流的機會。
小販中心還兼具傳達訊息的功能,他說,1978、1979年間,新加坡政府推動講華語運動、禮貌運動,甚至2002年至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期間,在小販中心都可看到相關政令的貼紙、海報,是很適合的宣導地點。
競選期間,小販中心更是各政黨及各候選人頻頻走訪、拜票的去處。在那裡,政治人物有許多與民眾直接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包括攤販及食客,賴啟健說,有時會看到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出現在同一個小販中心。(編輯:郭中翰)10912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