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若無人類因素干擾 白化珊瑚仍可復原
2020/12/9 22:02(12/9 22:13 更新)
(中央社巴黎9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今天表示,只要不受到人類持續干擾,即使因長時間泡在溫暖海水而白化的珊瑚仍能夠復原。這項發現為瀕危的海底生態系統帶來希望,而它們對海洋生物至為重要。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追蹤觀察太平洋耶誕島(Kiritimati atoll)的珊瑚礁,2015年至2016年間出現特別強的聖嬰現象,致使當地的海水升溫持續史上最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原本預期會看到大規模的珊瑚白化。
但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泡「熱水澡」長達10個月,那裡的珊瑚活下來了。
研究報告共同作者波姆(Julia Baum)說:「我們非常震驚…發現珊瑚礁不但全部沒有死亡,其中部分甚至看不出來狀態很差或者白化。」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Canada Victoria University)生物學教授波姆告訴法新社:「雖然在如此高壓環境下,它們仍復原了。」
然而其中有個玄機,唯有未受到像是水汙染等人類壓力因素干擾的珊瑚,才比較能撐過這波熱浪。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珊瑚礁在全球僅覆蓋不到1%的海床面積,卻有多達1/4海洋物種在此棲息、覓食與繁衍。
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溫度過高,珊瑚體內的海藻會排出,共生的蟲黃藻會逐漸離開珊瑚體內,把顏色帶走後,只剩下透明的珊瑚蟲與骨骼,形成珊瑚白化現象。(譯者:陳怡君/核稿:林治平)10912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