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遷成世界自然遺產最大威脅
(中央社日內瓦2日綜合外電報導)環保人士今天表示,氣候變遷已成為冰河及溼地等聯合國列名世界自然遺產場址的最大威脅,也已將澳洲珍貴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推向「瀕危」狀態。
法新社報導,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新報告中披露,列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然遺產的全球252個場址中,如今有整整1/3場址受到氣候變遷所帶來變化的威脅。
整體來看,94個場址因多種因素面臨重大或危急風險,包括觀光、獵捕、火災和水汙染,數量較2017年所做前一份報告列入的62個還多。
研究也暗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也讓部分世上最美、最珍貴的自然場址受到傷害。不過,氣候變遷仍是迄今最大單一威脅。
雖然觀光造訪對自然生態系統帶來的壓力大幅減少,但負面效應也不少。
報告指出,觀光景點關閉導致營收和生計大幅減少,而現場人員配置受到限制,也導致對非法活動的監控減少。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痛斥,人類未能對抗全球暖化現象,根本是在「自殺」,還說全球從冠狀病毒疫情中復原,可能會是人類將一切歸零來拯救地球的大好機會。
古特瑞斯今天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發表演說時表示:「地球的狀態支離破碎。人類正在對大自然發動戰爭,這根本是自殺行為。」
他補充說道:「明年我們有機會停止破壞、開始療傷。從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復原與我們地球的修復,必須為一體兩面。」
古特瑞斯呼籲全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還說預計本月12日登場的巴黎氣候協定5週年峰會應該擘劃出新的前進方向。
此外,聯合國今天也警告,雖然高汙染國家仰賴化石燃料來推動疫情復原,石油、天然氣和煤礦仍須減產6%,才能限制災難性的全球暖化現象。
聯合國年度「生產差距報告」(Production Gap)評估巴黎氣候協定中氣候目標與各國計劃化石燃料產量的差距。
報告作者強調必須立刻降低碳排量,且疫情提供各國政府絕佳機會,在不依賴造成汙染的燃料下重建經濟。(譯者:李佩珊/核稿:陳政一)109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