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發展仍需仰賴美 自知好漢不吃眼前虧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5日電)對於中國外交官一改「戰狼風格」屢向美「示好」,國內學者分析,中國先前忽略美國擁有多項政策工具,但面對經貿發展仍依賴美國,自知「好漢不吃眼前虧」,要開始踩剎車。
中國外交官員近期一改「戰狼」常態,對美發出「示好」訊號,先是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提出,願與美國對話,梳理制定關於合作、對話、管控分歧的3項清單;副外長樂玉成近日也稱,自己已做好隨時與美方同行對話的準備。
為此,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盧業中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分析,在兩國實力仍有差距的現實中,中國已意識到過去「戰狼」作法有誤判形勢的狀況。
盧業中指出,中國雖是在美國施壓下以「戰狼風格」回擊,但卻發現無法為自己解套,在「好漢不吃眼前虧」的思維下,中國已開始「踩剎車」,同時安撫內部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爭取未來對美戰略空間。
至於11月美國總統大選是否會帶來改變,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認為,無論是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連任,或是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的拜登(Joe Biden)勝選,美國對中政策方向,應不會有太大變動。
另外,日前美中互相祭出制裁官員名單,但相較美國對港制裁直指核心官員,中國的反制名單中,除6人為美國參、眾議員外,其餘5人為非營利機構及人權團體負責人,並無美國政府高階官員在內,力道明顯有落差。
盧業中說明,從美方制裁的名單來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人,皆是涉及執行政策的官員。反觀中方宣布制裁的對象,最高層級僅納入國會議員,並不會實際參與執行政策,顯示中國的制裁只能算「象徵性」 報復。
盧業中指出,相對美國決策圈,北京當局更明白,中國經貿等相關領域發展仍需仰賴美國,因此在做類似決策時,背負的考量多於美國。相較之下,即便雙方都預留空間,美方對中國制裁程度實際上還是較高。(編輯:繆宗翰)10908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