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尋核廢料最終處置場 北海道壽都町浮上檯面
(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北海道人口不足3000人的壽都町公所考量未來財源,正在檢討是否參加日本政府尋找高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的第1階段「文獻調查」。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靠日本海側的壽都町主要產業是漁業,人口不到3000人,町公所財源主要來自風力發電,每年售電收入平均約7.5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669萬元),大幅超越當地約2億日圓的稅收。
壽都町本月內將舉行町民意見交流會,決定是否在9月參加調查。壽都町長片岡春雄說,參加最終處置場的文獻調查,確實可以帶來相當收入,會分階段在地方進行討論,如果大家說不要參加就不參加,町公所態度相當彈性。
根據日本政府要選定最終處置場的程序來看,大約要花20年走完3階段的法定調查,若之後真的走到建設階段,還得花更多時間建設最終處置場。
文獻調查屬於3階段調查的第1階段,會使用地質圖來確認該地是否有活斷層,及土地有無被侵蝕狀況。願意接受調查的地方政府,一年可獲約10億日圓補助金。
日本境內目前仍無高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高知縣東洋町長曾於2007年決定參加文獻調查,但因為町民強烈反彈撤回;佐賀縣玄海町2016年曾展現出積極態度,但2017年在是否合適的調查中被排除。
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2017年用顏色區分可能作為最終處置場候補地區,公布一份「科學特性地圖」,把能方便從曾暫時保存核廢料的青森縣六所村設施運抵到的沿海地區,列為有希望設置最終處置場地區。
但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1核電廠發生核子事故後,當地政府預想可能強化民眾反對最終處置場的態度,因此目前沒有地方政府敢參加調查。
不過,就算現在傳出壽都町正在檢討是否參加調查,受限於北海道政府在地方自治條例明訂禁止核廢料進入道內,壽都町未來仍將面臨相當大的難題。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第1階段文獻調查大約會持續兩年,如果結果正面並獲得地方民眾理解的話,就會進入第2階段,進行直接且實際的地層調查。
第3階段就是精密分析挖掘到的地層,基於過去的火山或地震活動,來確認地層的穩定性及設置最終處置場地區有無礦產資源等,彙整出最後結果。(譯者:黃名璽/核稿:嚴思祺)10908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