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疫情似已過高峰 大阪率先訂標準盼回歸正常
(中央社東京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東京都,及第2嚴重的大阪府,單週新增病例已趨緩,讓大阪府政府率先決定訂定標準,盼解除相關限制讓社會經濟活動回歸正常。
日本經濟新聞及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將於4日宣布延長「緊急事態宣言」約一個月,大阪府政府將在5日決定詳細標準。一旦大阪府屆時單獨解除經濟活動限制,將造成與鄰近的兵庫縣與京都府等人員往來增加,有可能讓疫情再度擴散,接下來似乎有必要跟中央及地方政府進行協調。
●東京單週新增病例減少約4成
東京都內4月26日到5月2日的一週內,共新增641人確診感染,相較單週新增最多確診病例1074人的4月中旬,已減少約4成,雖然民眾避免外出等發揮一定效果,但也有看法認為不能因此鬆懈。
東京都政府認為,「雖然看起來似乎已過了疫情高峰,但只要有厭倦自肅(自我克制)而在黃金週長假出遊的民眾增加,就會讓至今所做努力化為泡影」,持續籲請東京都民眾配合。
根據東京都政府公布的資訊,3月29日起單週確診人數為527人,但4月5日起單週倍增到1011人,4月12日起更以1074人創單週新高紀錄。
日本政府4月7日先針對7都府縣公布「緊急事態宣言」,東京都政府也提出正式防疫對策,從4月19日起就減少到單週862人。
有關病例感染源,無法掌握感染途徑的比率從高峰時的逾7成,到目前已降到4成左右;東京都近期確診病例多數疑來自醫院的院內感染,或是家庭內的感染,且PCR檢查數也增加到每週1000件以上。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群聚感染對策小組成員、北海道大學教授西浦博說,東京都內的確診人數開始明確減少;東京都醫師會表示,都內醫療機構一度出現接收患者逼近臨界值的情況,目前也有所改善。
不過,東京都醫師會副會長豬口正孝日前也說,看來正逐漸跨越危機,但因為仍然沒有疫苗及治療藥物,還是必須為可能出現的「第2波疫情」做好準備。
東京都內疫情高居日本各地區之冠,有看法認為跟3月底連假正好碰上賞櫻季有關,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昨天受訪時說,目前都內確診人數還很多,再度呼籲民眾對疫情保持警戒。
●大阪正研擬退場策略
大阪府政府領先其他46都道府縣,昨天在大阪府防疫對策本部會議上決定,將自行設置解除店家停業及民眾避免外出的標準。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說,為了讓社會經濟活動能回歸正常,有必要設置一個標準。
目前已知標準之一,就是基於醫療機構的病床數與住院患者人數的「病床使用率」。大阪府正以重症患者病床使用率低於50%、中等及輕度症狀病床使用率低於60%為主軸,研究階段性解除經濟活動限制的方案。
大阪府內上述2個病床使用率目前都已低於50%及60%,大阪府政府將參考未來病毒檢查確診比率等,來判斷能否在15日解除相關限制。
大阪府目前確診人數超過1600人,在日本排名第2嚴重,但到5月1日的最近一週內,新增確診人數193人,相較4月上旬以來連續3週單週新增都在350多人到370多人相比,可說已大幅減少,且無法掌握感染源的比率也降低,大阪府政府正在打造一個易於找出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的環境。
有關籲請業者暫時停業,小池百合子昨天跟吉村等人進行視訊會議時說,會來研究東京都的退場策略。
●緊急事態宣言始末
世界衛生組織(WHO)一月底宣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史上第6度,但日本政府對是否在境內公布「緊急事態宣言」,一直採取審慎保守態度,也讓日本各界從3月開始不斷呼籲政府公布。
日本政府內慎重派居上風,考量一旦公布「緊急事態宣言」,國內「自肅」(自我克制)的心理將更加強烈,無可避免會對日本經濟帶來更大影響;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考量到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但日本境內疫情後來出現關鍵變化,進入4月後,東京都內確診病例數連續2天破百例,5日新增143例再創當地單日新高紀錄,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判斷已有公布「緊急事態宣言」的必要。
距離WHO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2個月後,安倍4月7日在聽取專家意見並赴國會報告備詢後,基於「新型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首度公布「緊急事態宣言」,以東京都、大阪府、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兵庫縣及福岡縣等7都府縣為實施對象,時間到5月6日止,為期約一個月。
在「緊急事態宣言」公布後,日本境內疫情持續延燒,加上部分未被納入「緊急事態宣言」的府縣對中央政府作法頗有微詞,就在距首波「緊急事態宣言」才9天後的4月16日,安倍再公布第2波「緊急事態宣言」,將適用對象從原本的7都府縣,擴及全境47都道府縣,期間一樣到5月6日。
基於境內疫情延燒,有必要持續減少人際接觸,安倍一日表示,6日就要屆滿的「緊急事態宣言」將以全境為對象,以延長一個月進行相關協調,並於4日正式做出決定。(譯者:黃名璽/核稿:嚴思祺)10905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