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研院動物中心血栓晶片 獲CES 2025創新獎

2025/1/7 19: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7日電)國研院動物中心開發「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利用人類血管細胞及血液,於體外模擬血栓形成,用於藥物功效及劑量的確認,加速藥物發展,此項成果並於近日獲得CES 2025創新獎。

血栓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肺栓塞、深層靜脈血栓等多種急慢性病症,都和血栓有關。為探索最適合的藥物與治療策略,過往是利用動物實驗進行測試,但礙於血栓形成機制存在物種差異,測試結果有時並不理想。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今天表示,所開發的「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於美西時間1月5日在CES大展上,獲得CES 2025創新獎。

國研院動物中心說明,「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目前已完成第一代雛型品開發,可利用雷射光在微流道內的任一位置誘導血栓形成,且可控制局部血栓大小,增加應用彈性,且團隊已啟動收集臨床病患數據態樣,發展個人化血栓風險評估系統。

國研院動物中心指出,團隊已建立血栓形成、血栓消溶、血栓預防3項測試流程,可運用人類的血管內皮細胞及血液檢體測試藥物作用機制,並預估適合的劑量,以了解藥物的有效性。

國研院動物中心提到,由於血栓晶片無法看到血栓形成對於周邊組織與系統的影響,因此在藥物測試時,會搭配光誘發小鼠腦中風模式,進行周邊組織傷害與修復、藥物副作用等系統性評估,完備藥物的安全性資料。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國研院動物中心強調,此雙軌模式能夠大幅改善過往只運用小鼠做為測試標的,而存在物種差異的不確定性。

「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由國研院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副研究員潘涵琦,國立台灣大學大應用力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吳光鐘、教授沈弘俊,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范育睿、國立東華大學生化暨分子醫學科學系助理教授謝函芸,及國研院博士王繼廣,共同合作。(編輯:張若瑤)1140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