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中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中共官媒引述專家稱雙贏

2020/1/16 10:4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6日電)美中於美東時間15日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中共官媒人民日報今天早上發文引述專家解讀稱,這項協議實現「平等、互利、雙贏」。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共分7大項目,包括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農業、金融服務、匯率、擴大貿易與爭端解決。協議將於30天後生效。

協議簽署後,人民日報客戶端隨即發表題為「平等.互利.雙贏—專家解讀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長文,透過6000多字的解析,向中國社會傳達這份協議「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原則」,有利美國,也有利於中國。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文章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稱,從協議文本來看,雙方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內容總體是平衡的。

他說,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互惠互利的,既保護美國企業,也保護中國企業,既保護美國企業到中國的投資,也保護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把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保護好,也有利於更多國外智財權和外資進入中國」。

至於技術轉讓,這位專家說,雙方達成的所有協議都是權利義務對等的,例如雙方收購、設立合資企業時,不得強制對方轉讓技術,「這份雙方平衡的協議,有利於保障我國企業在美國更加公平地開展業務」。

根據協議,中方將增加對美國乳品、牛肉、大豆、水產品、水果、飼料及寵物食品等農產品進口,今後兩年平均進口規模為400億美元。

對此,文章引述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分析,中美雙方農業互補性很強,是天然的農業合作夥伴,擴大自美農產品進口有利於滿足中國消費需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業發展品質。

此外,中美雙方將在銀行、證券、保險和電子支付等領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視的市場准入待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東艷解析說,「金融服務開放對雙方都是利好,協議中既有中方的承諾,也有美方的承諾,將有利於中國金融企業更好走出去,到美國開展業務」。

至於擴大金融服務開放後,是否會對金融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東艷說,從協議內容和近年來的金融開放實踐觀察,中國的金融業開放並非「一放了之」,金融監管部門還將持續完善監管體系,使監管水準與開放程度相適應,進一步保證國家金融安全。

中美經貿摩擦中,匯率問題一度是爭議焦點之一。由於美國曾透過「廣場協議」迫使日圓大幅升值,以此削弱日本產品出口競爭力,因此這次協議內容是否可能為「廣場協議」翻版一事,也引起中國內部廣泛關切。

東艷表示,這次協議有關匯率的內容「體現出平等互利和尊重對方貨幣政策自主權的原則」,包括「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根本上保障了中國匯率政策自主權,不會帶來如同廣場協議的不利後果。

協議也提出,中方將擴大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製成以及服務產品進口,未來兩年的進口規模,要在2017年基數上增加不少於2000億美元。

對此,程大為認為,中美雙邊貿易具有很強互補性,「擴大進口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適應消費需求以及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還包含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機制。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認為,這一機制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之外為中美兩國解決貿易糾紛增加的新管道,並非「另起爐灶」,而且中美雙方權利義務完全對等,絕不是美國監督中國的單邊機制。

中美雖正式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美方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懲罰性關稅暫時還不會撤銷,將持續至第二階段協議談判完成。

沈逸認為,中美之間目前達成的是第一階段協議,「關稅退坡也是階段性的,符合預期」。

他強調,這是「美方一些人」近兩年頻頻舞動關稅大棒後,第一次對有關貿易相關方做出關稅退讓,「充分證明中方談判取得了重大成果」。(編輯:楊昇儒)1090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中簽首階段協議 貿易戰緩和傷痕卻難癒合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