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中美經貿磋商有進展 但不必太過樂觀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2日電)新華社今天報導,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包括匯率、金融服務、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去努力」。分析指磋商有進展、但不必過於樂觀。
報導指出,中美雙方在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指導下,就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討論。
報導說,雙方在農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討論了後續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
而根據美方說法,中國同意採購美國農產品金額為400到500億美元。中方換得美方同意暫停對原定於15日生效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讓中國出口壓力得以稍稍鬆緩。
有官媒背景的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指出,從這一輪磋商前後的各種情況來看,「單純用積極樂觀或者消極悲觀,都不足以描述目前的複雜局面」;要保持這種務實推進的態勢,仍然非常考驗雙方的智慧和耐心。
文章說,美國對中國已加徵的關稅並沒有取消,中美經貿摩擦對峙的局面沒有改觀,貿易談判前夕美方還把28個中國政府機構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從這些磋商面臨的形勢來看,「有進展、但不必過於樂觀」,並提醒「打打談談、邊打邊談」仍可能成為常態。
不過,文章也表示,中美經貿問題如果能妥善解決,將給兩國其他領域的分歧管控起一個好的開頭。
去年3月,中美兩國進入貿易爭端,並在去年5月展開了第一輪的部長級磋商,但仍於去年7月開始相互對進口商品課徵高關稅。
原本外界預期今年上半年即可達成協議,但卻在5月份時情勢變得劍拔弩張。當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代表人劉鶴表示,「沒有談判破裂」,中方要的是取消關稅、合乎實際的貿易採購數字及協議文本的平衡性。
這次的中美貿易談判是第13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是繼7月30、31日後,時隔兩個多月再次舉行的部長級磋商。劉鶴行前曾表示,「中方此次抱著極大的誠意而來」,願意推動磋商取得積極進展。(編輯:賴言曦)108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