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亞果出任務本尊 看伊朗人質危機背景

2019/1/21 16:11(1/21 17: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1日電)電影「亞果出任務」描述的主人公曼德斯(Tony Mendez)19日辭世,他在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期間靠著精采喬裝救出6名美國公民,事蹟至今為人樂道。

1979年伊朗革命後,美國支持的伊朗國王穆罕默德.芮沙.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流亡美國治療癌症,伊朗的革命者相當不滿,要求讓巴勒維回國受審。

同年11月,伊朗新領導人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稱美國政府「撒旦」和「伊斯蘭的敵人」,號召人民向美國與以色列示威,很快便有千餘人響應,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周邊抗議。

11月4日,約500名自稱「伊瑪目門徒」(Muslim Student Followers of the Imam's Line)的伊朗學生占領美國大使館主建物,館員不得不破壞通訊設備並銷毀敏感文件。90名使館人員中,有66名被扣,其中3人是在伊朗外交部所俘。

時任中央情報局(CIA)探員的曼德斯為營救人質,假裝要在德黑蘭拍攝名為「亞果」(Argo)的科幻電影,以替電影勘景為名遠赴德黑蘭,成功將6名美國人扮成加拿大籍劇組人員救出。之後這6人在加拿大大使泰勒(Kenneth Douglas "Ken" Taylor)的幫助下,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館獲得庇護。

2012年電影「亞果出任務」就是改編自此,但美國前總統卡特受訪時,澄清此事是由加拿大政府主導,經加拿大大使居中斡旋而成,電影中認為中情局主導此事並不合乎事實。

此後美國多次透過軍事行動試圖援救其餘仍被扣的人質都沒有成功。

1980年美國大選後不久,即將卸任的卡特政府在阿爾及利亞外交官等中間人協助下開始與伊朗談判。

美國同意解凍之前凍結的80億美元伊朗資產,作為釋放人質的交換條件,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伊朗。1981年1月20日,雷根總統就職典禮後數分鐘,所有人質獲釋並交返美方,結束從1979年11月4日起長達444天的人質危機。

西方媒體描述這場危機是美伊雙方的「糾葛」、「報復」和互不了解引起,卡特則稱這是「勒索」、被扣留的人質是「恐怖主義和無政府狀態的受害者」。

伊朗人則普遍認為這是反美行動,也是對美國企圖影響伊朗,像是破壞伊朗革命、長期支持巴勒維等等的不滿。許多人認為,這場危機導致卡特連任失敗。(編輯:劉淑琴)1080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