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小混混變激進聖戰士 他的故事成研究案例

2019/1/10 19:00(1/13 09: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布魯塞爾9日綜合外電報導)奈穆許從敘利亞戰爭返國後,參與了伊斯蘭戰士在歐洲的首場攻擊,但這段從法國收養家庭到比利時法院的旅程並非始於中東沙漠,故事的序曲,要從一個衰敗的工業鎮開始說起。

33歲的奈穆許(Mehdi Nemmouche)2014年5月持槍到比利時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大開殺戒。今天因4項反猶罪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受審。

他也被控參與法國記者綁架案,4名法國記者2013年在敘利亞阿勒坡(Aleppo)遭綁架後,他看守他們。

若敘利亞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等組織挫敗,恐讓更多憤怒的青年返回家園,比利時和法國最擔心這種狀況,因此奈穆許思想漸漸轉變的歷程,成了研究歐洲穆斯林青年何以變激進的案例。

奈穆許2013年初離歐投向伊斯蘭國在幼發拉底河(Euphrates)的「哈里發國」懷抱,但似乎早在那之前,他就已走上激進之路。

1985年4月17日,奈穆許出生於法國魯貝(Roubaix)一個阿爾及利亞裔家庭,他從沒看過父親,母親則被判定「沒有能力」撫養,因此才3個月大,奈穆許就搬進法國北部工業城里爾(Lille)的收養家庭,在那兒斷斷續續待到16歲。

但奈穆許的成長過程並不平順,有時他會長途跋涉去找祖父母,有時則會到育幼院或孤兒院待一段時間。

養父母形容奈穆許是「憤青」,「可以幹出最糟糕的事,卻也可以做出最善良」的舉動。他13歲首次犯罪,16歲再觸法網,因持空氣槍搶劫遭少年法庭定罪,在少年監獄待了3週。

青少年時代後期,奈穆許交通違規、攔路搶劫樣樣來,犯罪紀錄越積越多,第2次入獄後,祖母終於和他斷了聯繫。

2007年,22歲的奈穆許取得電工資格,前往南法普羅旺斯(Provence),但沒多久,他再度身陷麻煩。

博物館槍案發生後,曾任奈穆許律師的巴道伊(Soulifa Badaoui)哀嘆當局沒幫奈穆許融入社會:「好可惜,沒人知道怎麼對待這個聰明活潑的年輕人。他想擺脫這一切,成為普通的法國公民。」

2007年12月到2012年12月的5年間,奈穆許遭到保護管束,調查人員認為,這就是奈穆許想法轉趨強硬的開始。在獄中,他是眾所周知的「極端主義者,試圖使人改變信仰的人」,試圖組織祈禱,談論聖戰,以及1995年「穆斯林在波士尼亞遭到的大屠殺」。

這讓他和法國「盧貝幫」(Roubaix gang)搭上線。「盧貝幫」的成員都是從波士尼亞戰爭返國,四處行搶,籌資幫助蓋達組織(Al-Qaeda)的伊斯蘭份子。

2012年12月,祖母在法國土耳匡(Tourcoing)看到奈穆許時,他蓄了長長的鬍子,日日祈禱,已不再是她認識的他。

他在敘利亞的經歷鮮為人知,但3名法國人質認出奈穆許,說當時就是他「密切且暴力」地監視他們。

人質們表示,奈穆許從不掩飾仰慕梅拉(Mohamed Merah),這個2012年謀害3名法國士兵、1名猶太教師和3名小孩的凶手。

奈穆許在馬賽落網後,因博物館槍案引渡到比利時,之後會因人質案在法國受審。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律師形容奈穆許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即便身陷囹圄,也咬牙撐得很好。

辯護律師告訴法新社:「他帶著溫暖輕鬆的微笑迎接我們,就好像我們會面的地方,不是在監獄。」(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政一)1080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