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崛起 紐時:挑戰美國亞洲霸權

2018/3/13 22: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1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近年逐漸崛起,開始取代美國在部分亞州地區掌握了幾十年的優勢。「紐約時報」報導,中美競爭概況正形塑亞洲未來。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就過去5年的中美權力轉移情況詢問專家意見,並以紅、綠、藍3色標註亞太地圖。

紅色國家走出傳統美國霸權框架,漸趨親中,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

綠色國家希望能雙邊討好,如北韓、緬甸、泰國、印尼、菲律賓。

藍色國家則仍致力制衡中國,包括台灣、日本、南韓、越南、印度、不丹與澳洲。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原為美國制衡中國的手段,但在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後,剩餘11國繼續前進,並在3月8日簽署了新版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

這不僅代表亞洲漸漸脫離美國霸權老路,轉向更為流動的架構,更彰顯澳州、日本等國在美國領導缺席下大步向前邁進。

中美兩大強權各自企圖重塑亞洲經濟和政治體系,而亞洲坐擁世界上最多人口,成敗攸關重大。

美國的軍事實力仍然主宰亞洲,但中國已開始利用自身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重組區域結構,拉攏諸如菲律賓和印尼等美國的長期盟友。

另外,川普的外交政策善變,又拒斥貿易協定,迫使亞洲各國重新思考戰略,中美權力轉移也可能因此加速。

目前,所有亞洲國家對中貿易額皆超過對美貿易額,比例大多為2比1;隨著中國經濟成長速度超越美國,這種不平衡情況只會持續擴大。

亞洲各國領導人深知,他們在經濟上仰賴北京,內政也因此指望中國。中國已表明,會向友邦挹注投資,並對觸怒北京的國家施加經濟懲罰。

但在同樣衡量大國影響力的軍售方面,美國在亞洲的主宰歷久不衰。

向美國購買軍火的國家,就是將自身軍隊與外交政策與美國掛鉤;美國在亞洲的軍售量遠超中國,也反映出美國溯自二戰時期在亞洲奠定的深遠軍事關係。

夾在北京與華府間的20餘國當中,許多都面臨同一道抉擇難題:該選中國的財富,還是美國的安全保障?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亞洲專家麥丹(Tanvi Madan)表示:「這些國家不想被迫選邊站。」

於是,大多數國家採取的策略,是從中美兩強權汲取最大利益,盡量避免激怒任一國,同時維持自身獨立性。

亞洲的最終結局,極可能與兩陣營壁壘分明的冷戰歐洲格局截然不同。隨著各國接納、拒絕或設法應付中國日益成長的影響力,亞洲將會沿著多條界線分裂。

所有策略都涉及艱難妥協,除能供其他亞洲國家參考外,面對可能到來的中美兩極霸權世界,世界各國有朝一日或許也能借鏡。(譯者:陳乃瑜/核稿:劉學源)10703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