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新政府三大要務:經濟民族憲法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曼谷15日專電)緬甸新任總統碇喬是半世紀來首位文人總統,經過數十年軍事統治和國際制裁,緬甸百廢待興,經濟問題、民族融合及制憲是新政府三大要務。
緬甸這個國家被外界視為中南半島最後一塊未琢磨的寶玉,歷經長期軍事統治和國際制裁,近幾年才在登盛總統改革開放下,引進外資逐漸對外開放,但畢竟有近半世紀的封閉和未開發,基礎建設幾乎付之闕如,即便在第一大城仰光,過去的首都也經常停電,超過700萬人口的都會沒有捷運,市中心也禁行機車,塞車嚴重。
緬甸人戲稱只有在首都奈比多政府機關所在地才不會停電,一般每個家庭或商家都要準備發電機,開工廠的外商更是要自備發電機組,才能讓廠房正常運作。
緬甸至今仍是世界上貧窮國家之一,政府去年訂出的每月最低工資相當於新台幣3000元,是泰國的1/3,雖然擁有便宜的勞力,但電力短缺無法吸引外資進入,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緬甸貧困率超過37%。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調查,緬甸是亞洲10大貧窮國家的第4名。
因此新政府迫切需要的就是解決經濟問題,一名自仰光大學畢業赴歐洲攻讀博士的仰光年輕人索穗昂(SOE MYINT ANUG)表示,解決經濟問題是新政府首要工作,包括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基礎建設,引進外資和向國際社會借貸都是辦法,但軍方必須要讓步,文人政府才能大刀闊斧去做。
他還說,緬甸境內的民族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翁山蘇姬在去年國會大選時就向選民承諾,要促進緬甸各民族和平相處,不過緬甸有100多個大小民族,衝突不斷,北部的撣邦和若開邦至今仍不在全民盟的掌握中,如何弭平叛軍,獲致民族融合是新政府的要務。
制訂新憲法是新政府第三個要務,畢竟當前的憲法已不符緬甸現今的時空環境,也不契合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但修憲或制訂新憲是大工程,特別是在緬甸軍方仍握有大權情況下,新政府需要更多時間和軍方達成妥協,因為只有制訂新憲才能提升新政府的效能,擺脫軍方的掣肘。10503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