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環保努力 歐媒讚東亞模範

2015/12/10 20:3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布魯塞爾10日專電)因為不是締約國,中華民國未能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盧森堡媒體報導,若要從東亞地區中找出氣候政策與環保的典範,非台灣莫屬,但台灣卻被排除於會議之外。

正值歐盟輪值主席國的盧森堡主要媒體「言報」(Luxemburger Wort)7日以近3/4的版面,介紹台灣在節能減碳上的努力,也為並非締約國而被排除於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的台灣抱不平。

報導指出,東亞地區中若要找出一個氣候政策與環境保護典範,非台灣莫屬,台灣出口的現代化運動織品提煉自回收塑膠瓶與咖啡豆渣,台灣民眾也可以在合作社以垃圾交換環保洗碗布或再生衛生紙,對台灣民眾而言,循環經濟不光是環保人士一廂情願的作法,更是自發性的全民運動。

報導指出,連全球連鎖速食龍頭麥當勞,在台灣都被要求實施強制性垃圾分類;台灣官方高度關注資源回收,也透過教育教導民眾小心使用有限的資源,科技研究機構也都將永續發展作為研究核心項目。

台灣多山,人口主要聚集在西部沿海,海平面上升將使台灣土地面積縮減,也讓台灣致力於對抗全球暖化,建立有效資源經濟體系。國際環境的孤立,讓台灣希望利用氣候政治領域,在國際間交朋友,也因此台灣提出比歐洲更高的減碳標準,並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這讓台灣成為東亞環保政策典範。

報導也引述中華民國環境保護署署長魏國彥指出,台灣致力於節能減碳,卻因為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不知道該向誰提出台灣的政策目標,說明台灣的挫折感。10412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