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郭岱君:淞滬會戰 蔣中正誘敵深入

2015/11/1 16:42(11/1 17: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洛杉磯31日專電)盧溝橋事變後相隔月餘爆發淞滬會戰。專研抗戰史的學者郭岱君指出,蔣中正選擇在上海與日軍火拚,一方面上海是他的勢力範圍,再者這是他意圖使日軍越陷越深的計謀。

郭岱君是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研究員,她主持的抗戰史研究計畫,涵蓋歐美日與兩岸等10多位學者,群策群力近日完成「重探抗戰史」首部曲。

她今天受邀在洛杉磯剖析抗戰期間影響最深遠、規模龐大的淞滬會戰指出,這是蔣中正委員長早就在心中盤算的布局,1932年128淞滬戰役後,他當面告知心腹張治中,務必準備第2次淞滬作戰,因將來的戰事就從上海開始。

郭岱君指出,蔣選擇上海與日軍對決,一方面固然華中一帶是他的勢力範圍,能叫得動人員與裝備,另一方面誘敵由東向西仰攻,使敵軍越陷越深,符合他持久戰、消耗戰的作戰思維。

偏偏日軍在拿下東北、侵略華北之後嘗到甜頭,夢想「三月亡華」,罔顧日軍中將石原莞爾「不可把有限國力消耗在中國」的忠言,於是戰事節節升高,估計會戰打了90天,雙方共部署百萬的兵力在淞滬一帶交火。

戰況之慘烈不只是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震驚中外,郭岱君說,單單國軍和日軍為了爭奪羅店,會戰期間你來我往共60次易守,猶如血肉磨坊。

雖然淞滬會戰確立了蔣的持久消耗戰戰略,郭岱君說,蔣中正的戰術方針值得商榷,尤其戰事末期他兩次該撤退的時機都猶豫,特別是11月5日那次的撤退,又改再守3天,以爭取9國公約會議的支持,徒增傷亡。

她表示,蔣中正把外交置於軍事之上的決策,經此一役,直屬他的精銳中央軍陣亡近75%,不符合持久消耗戰略的設想。

但是不論如何,從淞滬會戰奠定了持久與消耗日軍戰力的拖字訣,郭岱君說,整體大戰略是正確的,才得到最後勝利,如同當時在降書簽字的日本外相重光葵所言,中日戰爭,日本軍方並無全盤規劃,反而被中國軍隊牽著走。10411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