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之道英國首映 徐漢強談台灣之光現象與「想被看見」的焦慮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6日專電)獲今年金馬獎11項提名的黑色喜劇「鬼才之道」25日在倫敦東亞電影節(LEAFF)舉行英國首映。導演徐漢強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台灣社會的「被看見」焦慮和「台灣之光」情結,是他這部作品試圖探索的其中兩個議題。
「鬼才之道」呈現一群鬼魂在死後世界努力成為「有用的厲鬼」、使出渾身解數要為「鬼委會」作出貢獻,以避免「被消失」、「被人看不起」的命運,為此必須確保自己在鬼魂界和活人界都能「被看見」。電影最後,部分原本汲汲營營、鉤心鬥角的鬼魂們意識到,「不需要很特別,也可以是有價值的人或鬼」。
徐漢強2019年推出首部劇情長片「返校」,獲得的巨大成功讓他承受龐大精神壓力,懷疑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好」、患得患失,深怕自己無法持續滿足他人期待。
他25日晚間在映後座談提到,就這樣沉寂了一陣子,有次一名友人邀他一同觀賞恐怖片排遣心情。一向對恐怖片「免疫」的他,電影看著看著沒有恐懼感油然而生,反倒是內心一陣翻騰,哭了起來。
「我看到一個鬼在糞便堆中奮力匍匐前進。我心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必須在這樣的環境嚇人,做這麼『屎』的工作,卻這麼努力。」徐漢強說,這個鬼彷彿讓他看見自己。
他告訴中央社,自己從小到大似乎都在滿足別人需求;只要能讓他人舒服、開心,自己就感到輕鬆一些。然而,「當你一輩子都是這樣,最後會搞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徐漢強說,「鬼才之道」像是他在反省自己的前半生;影片完成後,他的心情輕鬆許多,認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是否滿足他人期待」。他說,他現在首先追求的,是要「對得起自己」。
面對記者詢問台灣文化和社會環境對「鬼才之道」的影響,徐漢強提到,或許是受多年來的政治處境或歷史背景影響,台灣一向對自己的文化缺乏信心。
他談到「台灣之光」現象。徐漢強說,台灣社會傾向認為「被(特定)外國人看見」才足夠證明某件事或某個人「值得被看見」。然而,「被看見」到底是什麼意思,必須做什麼才能「被看見」,而被看見後,是否「所有問題就能獲得解決」?
他人「看見」或「想看見」的,到底又是什麼?
問他為何台灣社會普遍存在「被看見」的焦慮,徐漢強說,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我們不太清楚自己是誰」。
他提到,長久被殖民的歷史與相對封閉的政治社會環境,影響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及推崇「外來品」,卻對自己人處處錙銖必較、相對刻薄嚴厲的傾向。他坦言,開始創作「台灣內容」後,他才切身體會到,這在台灣的市場門檻有多高。
徐漢強說,台灣觀眾對台灣題材、台灣作品,仍信心和興趣不足。此外,當串流服務及各式娛樂盛行,觀眾不確定進電影院看台片可「值回票價」時,台灣電影創作者很難要求所有人「非支持你不可」。徐漢強坦言,「鬼才之道」8月上旬在台灣上映至今仍未回本。
「市場侷限,(在台灣)其實並非不管什麼都可以嘗試」,徐漢強說。受限於台灣電影市場有待提升的規模和健全程度,創作者和投資方在嘗試非主流類型和題材時,必須承受的風險往往倍增。徐漢強指出,盡可能打破在台灣本地製作、或主要靠台灣市場回本的框架,可能是出路之一。
2024倫敦東亞電影節10月23日至11月3日舉行,總計放映9部台灣電影,包括多部今年上映的商業片,以及數位修復經典電影。
其中,「鬼才之道」入選電影節的「焦點單元」及競賽單元;導演楊雅喆的「破浪男女」、趙德胤的紀錄片「診所」獲選入「官方選映」;其他參加競賽的台灣電影有王凱民的「蟲」、廖明毅的「愛的噩夢」、靳家驊的「小曉」。總計10部入圍角逐電影節獎項的影片中,就有4部來自台灣。
電影節另放映台灣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數位化修復經典電影,包括導演張佩成的「小逃犯」、宋存壽的「母親三十歲」修復後全球首映,以及台灣新電影時期重要導演曾壯祥的「殺夫」。
LEAFF的台灣電影放映活動獲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組長陳斌全表示,在國際藝文界兵家必爭的倫敦,LEAFF以來自東亞國家的電影為主軸,具清楚定位,多年來已培養固定觀眾群。台灣商業電影連年獲邀放映,顯示台片在英國已具備一定的觀眾基礎。以多元推廣方式讓本地觀眾認識多樣貌的台灣電影、開啟在英國發行的契機,是駐英文化組的工作方向。(編輯:田瑞華)1131027
- 2025/01/14 18:11
- 2024/10/28 10:06
- 2024/10/27 10:32
- 鬼才之道英國首映 徐漢強談台灣之光現象與「想被看見」的焦慮2024/10/27 08:35
- 2024/10/26 17:31
- 2024/10/26 15: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