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場的夏天」闖進釜山影展競賽 還原叛逆少女心境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釜山10日專電)台中朝陽科技大學學生畢製作品「回收場的夏天」闖進釜山影展超廣角短片競賽單元,導演陳浩維表示,希望觀眾透過這部片更認識主角「小萱」,以平視的角度看待少女選擇叛逆的心境。
「回收場的夏天」是陳浩維繼獲頒金穗獎評審團特別獎的「腸躁男孩」後第2部作品,也是讓陳浩維首次有機會闖入國際影展的短片作品;他在釜山影展期間接受中央社訪問時靦腆表示,第一次參加那麼大型的影展,完全是「小粉絲心態」,很開心可以藉此機會看到許多知名導演的新作。
延續「腸躁男孩」的好表現,「回收場的夏天」接連入圍釜山影展與金鐘獎,陳浩維透露,其實「回收場的夏天」靈感來源也是來自「腸躁男孩」片中演員的真實生活背景。
「在腸躁男孩中飾演主角媽媽的素人演員,家裡經營西瓜攤,我們去拜訪時常看到她的女兒在攤子上幫忙、一邊還要照顧仍在就讀幼稚園的妹妹」,陳浩維回憶,當時看著女孩對將離開的劇組人員露出依依不捨的神情,「不僅讓我開始想像,她在高中的年紀就要面對家庭的責任,是不是心中其實也想打扮得漂漂亮亮,跟朋友一起出去玩、或是談戀愛。」
這個女孩成了17歲主角小萱的原型,但故事背景卻沒有選在市場、而是改成回收場。陳浩維說,原本其實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決定嘗試用虛構的方式來建立劇本環境與角色,因此沒有選擇自己較熟悉的市場作為故事背景。
在映後座談時有觀眾好奇將背景選在回收場的原因,陳浩維說,在市場長大的他小時候經常與媽媽去回收場賣箱子,「我很喜歡那種開放的空間,那裡跟市場一樣人來人往的、充滿豐富人情味」,他也提到,自己曾看過一間回收場內的櫃台旁邊就放著一張床,「讓我很好奇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狀態」,因此讓他決定將劇本背景設定在回收場。
「但我寫一寫發現,虛構的劇本始終需要現實基礎才能有更穩固的支持」,陳浩維提到申請補助時,評審之一的導演曾威量指出這部劇本「好像有很多不滿,但缺乏這個家庭的快樂」,這也讓陳浩維感到當頭棒喝,「我發現坐在電腦前靠想像寫作,其實是一種帶著高度的視角」,他因此決定進行更深入的田野調查,「這樣才能寫出最靠近他們的故事。」
包括陳浩維在內的主創團隊為此天天到回收場報到,「我們可能只能在那邊掃地,但可以觀察到他們一整天是怎麼度過的、每天有什麼變化」,因此得到許多劇本創作靈感,包括最後小萱母女和解時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人和物,都有第二次的機會重新開始」,也是在參加拾荒體驗活動時看到的標語。
「我當時看到就覺得這個觀點滿好的」,陳浩維說,不只是回收物,每個人都應該有下一次的機會去成長、去改變,「這也是小萱媽媽的核心價值。」
談到拍攝時最注重的部分,陳浩維表示他一直謹記著要把回收場這個環境的豐富性呈現出來,像是原本就生長在鐵皮屋櫃檯上方、供人隨意採摘的楊桃樹,回收場內住戶晾曬在外的衣物,還有自然而然踩進鏡頭裡的貓咪。
陳浩維務求還原的還有造成17歲青春期少女叛逆的環境,「雖然沒有一定的正確答案,但我認為她只是想要得到更多媽媽的關注。」他指出,華人家庭中彼此經常拉不下臉表達關心,甚至扭曲為憤怒或對立的狀況,「我希望大家看完這部片,能更了解小萱內心的感受。」
展望下部作品,陳浩維希望可以從目前兩部作品中較缺乏的男性觀點出發,但目前還是希望很快有更多機會,能讓「回收場的夏天」在國內外與更多觀眾見面。(編輯:陳慧萍)11210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