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製披頭四作品粉絲感動到哭 版權爭議掀討論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傳奇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50多年前解散時,悲痛欲絕的歌迷多麼渴望他們繼續唱下去。不過現在,人工智慧(AI)正在提供這項服務。
法新社報導,AI的出現,如今可將披頭四成員單飛後的歌曲以整團形式「重聚」,也能將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晚期作品,以他年輕時的唱腔展現。這些新作展現了AI的能耐,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倫理和法律問題。
披頭四粉絲以AI翻製保羅麥卡尼2013年單曲New,不過其中人聲部份已經年輕化,橋段更由已故摯友兼創作夥伴約翰藍儂(John Lennon)演出。歌迷在YouTube上留下「我哭了!這太美了!!!」的評語。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Grow Old With Me,此曲是約翰藍儂最後作品之一,在他1980年遭謀殺後才發行。最近一位名為Dae Lims的AI歌曲創作者將它重新製作。
憑著增強的音質、管弦樂編曲與和諧的和聲,令人想起披頭四這支利物浦搖滾樂團的全盛時期。這首歌感人時刻出現在保羅麥卡尼於悠揚的旋律中,低吟著有關時光逝去的淒美歌詞。
以吉他武士(SamuraiGuitarist)為名,擁有百萬粉絲的音樂YouTuber小野寺(Steve Onotera)表示:「當我聽到這曲子時,完全不能自已,整個人哭出來。」小野寺最近在影片中討論這首新作意想不到的情感共鳴。
小野寺說,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樂團因團員理念不合解散後,歌迷們失去了最後的「幸福結局」。「因此,當我們看到樂團藉由AI以人為但令人信服的方式重聚後,實在令人異常感動。」
就像先前有一首名為Heart on a Sleeve的歌曲,是以AI生成的加拿大饒舌歌手德瑞克(Drake)和節奏藍調歌手威肯(The Weeknd)合唱單曲,在TikTok與其他平台上獲得數百萬次點擊,這些翻唱曲目使用抓取技術來分析和捕捉特定聲音的細微差別。
史丹福大學音樂與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 and Acoustics)作曲家兼助理教授亞歷山德里尼(Patricia Alessandrini)表示,最近大量出現的AI曲目代表技術已經成熟,這種技術一直呈指數級發展,但很大程度不為公眾所知。
但亞歷山德里尼補充說,當涉及新思維時,AI就會陷入困境。「沒人期望它取代人類開展藝術和文化的豐富歷史。」
AI對於音樂產業影響巨大。隨著技術進步,人們將可輕鬆地把自己聲音轉換成他們最喜歡的歌手之一,這種軟體不久後可能就會出現。
AI也已證明讓版權世界如披頭四名曲般所說的「手忙腳亂」(helter-skelter)。
在Heart on a Sleeve的案例中,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迅速提出版權主張,並將該曲從串流媒體服務中撤下,但這並沒有阻止它在小帳上重新出現。
紐約音樂版權律師奧斯楚夫(Marc Ostrow)告訴法新社,AI生成的音樂是一個「灰色地帶」。
版權可以由使用材料的詞曲創作者以及母帶持有者主張。
另一方面,AI創造者可提出這屬於「合理使用」範圍的說法,引用2015年的一項法院裁決,該裁決稱Google被允許收藏全球圖書,因為它沒有與賣家競爭且只顯示片段。
權利持有人同時還需考慮,起訴粉絲創作的致敬作品,或是未打算藉此獲利的作品,都有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公關效果。(譯者:屈享平/核稿:陳昱婷)112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