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影人:外籍導演與女性製片注入台灣電影新活力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0日專電)首爾獨立電影節今年策劃台灣電影邀請展,放映台灣新電影時期後的8部知名作品。策展人金泳佑指出,近年許多中國或東南亞創作者選擇在台灣發展,為台灣電影界帶來新刺激,與逐漸增加的優秀女性製片可望帶起新潮流。
由韓國獨立電影協會及電影振興委員會主辦的第48屆首爾獨立電影節1日至9日在首爾狎鷗亭一帶CGV電影院播映入選電影。今年的海外邀請單元由前釜山影展、現任瑞士盧卡諾影展亞洲單元選片人金泳佑策劃選片,以「新電影以後的台灣電影旗手們」為主題,介紹8部2007至2017年拍攝上映的台灣電影。
金泳佑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在韓國被稱為「新浪潮」的台灣新電影不只在亞洲,也在全球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策展除希望帶韓國觀眾進一步了解台灣新電影之後所受的影響與文化,也希望從獨立、藝術電影的角度,關注台灣電影近年的變化與挑戰。
金泳佑在苦思後將台灣新電影之後的導演類型大致分為3大類:曾與侯孝賢、蔡明亮等新電影時期導演合作並受到影響的從業者;與新電影時期導演無關、原先從事影視廣告工作者;以及從中國、東南亞等海外移居台灣發展的外籍導演。以此挑選出台北星期天、第四張畫、10+10、甜.祕密、冰毒、大佛普拉斯、強尼.凱克、血觀音共8部作品放映。
在這些代表台灣電影的導演中,金泳佑最關注的是近年在台灣相當活躍的各國籍導演。「台灣近年許多受到矚目的並非本土導演,而是來自中國或東南亞國家、海外出身移居台灣的導演」,金泳佑認為,這種現象對台灣電影界帶來正面刺激,也擴大台灣電影的多樣性。
除了這些來自各國的外籍導演,金泳佑也注意到近年大幅增加的女性製片。在過去以男性為主的電影產業,「女性製片增加在業界的兩性平等上具重要意義」,而這些女性從業者也在過去幾年中證明了有別於傳統男性的合作柔軟度與國際視野,「許多人都認為,韓國與台灣需要更多女性製片」。
定居台灣多年的馬來西亞導演何蔚庭今年獲邀出席首爾獨立電影節活動,談到當年決定來台發展的原因時表示,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台灣新電影的影響,「我永遠記得在林肯中心看到侯導(侯孝賢)、蔡導(蔡明亮)、楊導(楊德昌)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播放的感覺」。
「我覺得台灣的包容性很大」,何蔚庭說,像他這樣的外籍導演可以在台灣拍攝一部以菲律賓人為主的非華語電影,而這部電影10多年後也被認可為台灣電影的一部分,「我也很榮幸」。
「我認為韓國人喜歡台灣新電影並不只是喜歡他們的形式或風格」,何蔚庭說,「他們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的精神,喜歡就去拍」,「還有台灣電影對人性的描述與人文關懷」,這些養分經過消化後發展成韓國獨有模式。何蔚庭稱讚朴贊郁、奉俊昊等韓國導演在拍攝商業片時仍能保有自己的風格,「不必侷限自己是商業片或藝術片」。
在韓國內容產業崛起後,許多人開始關注韓國與台灣的發展與差異,金泳佑與何蔚庭都認為很難比較。何蔚庭分析,韓國電影興起不只是電影產業本身,而是整個文化內容產業帶起的浪潮,「就像以前我們喜歡看港片,也喜歡聽廣東歌;台灣在林青霞時代也很紅,很多韓國人都喜歡鄧麗君的甜蜜蜜,但現在台灣已經不太有流行文化」。
金泳佑說,韓國內容作品在2000年後開始受到矚目,韓國電影特有風格及電視劇的影響力都更勝以往,產量、製作規模、本土票房占有率成長快速,形成穩固產業基礎;而台灣電影在本土票房占比仍不高,相對較不穩定。
放眼未來台灣電影界發展,金泳佑認為「在疫情及愈發保守的中國政治環境下,海外創作者轉移至台灣發展的傾向可能持續增加」,將持續帶來新活力。但他說,「台灣獨立電影人會因此受到什麼樣的影響,能否因此獲得激勵仍待觀察」。(編輯:馮昭)1111210
- 2025/01/21 15:24
- 2025/01/19 21:49
- 2025/01/14 18:11
- 2025/01/09 20:15
- 2025/01/04 17:23
- 2025/01/02 18:4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