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一窺追星文化 探討握手會是否物化女性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5日電)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探討日本偶像追星文化,播出日本紀錄片「東京女子偶像流」,究竟偶像握手會是否有物化女性疑慮,哲學與倫理學者周偉航分析,還是得觀察彼此互動過程。
「偶像」是日本藝人的類型之一,主要是指「與粉絲共享成長過程,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魅力的人物」。公視透過新聞稿分享,「東京女子偶像流」導演三宅響子受到日本偶像盛行的現象衝擊,決定將其化為影像紀錄,長期跟拍女主角莉緒與她的支持者們,也深度探訪宅男、社會專家及偶像的家人,揉合出一部日本次文化觀察報告。
電影裡,女子偶像與音樂滲透了日本的日常生活,宅男們為支持偶像,散盡家產、甚至辭職也義無反顧,看偶像的演唱會是他們最感到療癒的時光。在節目映後論壇「握握手就可以安定社會?」中,曾因追星而成為網路知名迷因的娛樂公司負責人興奮哥感慨表示,「彷彿是看到以前的自己,對偶像有愛的人基本上就是都奉獻出去的感覺」。
興奮哥形容看演唱會時,就像到了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應援的方式已變成一種本能反應,台下的人可依照當時的情境,抒發出自己的感情。興奮哥說:「就在那短短的時間裡,可以獲得快樂跟喜悅,這應該是有隱含著可以達到安定社會的力量。」
曾是女團TPE48成員的陳詩媛現場也分享作為「偶像」的心得,她透露,自己最初也是日本偶像團體AKB48的粉絲,因嚮往才去參加徵選。提及遇到粉絲的經驗,陳詩媛說,粉絲其實都很有熱情和禮貌,也不太會激烈,「粉絲自己之間都會相互管秩序」,最重要的是講話跟互動的過程,是一種更靠近的感覺。
而握手會本來是與粉絲的「真摯互動」,現在卻被當成商品販賣,是否有「物化」偶像或女性疑慮,哲學與倫理學者周偉航分析,「必須要承認,它的起始點可能多少都有性慾的成分」,但隨著接觸與互動,會開始長出不一樣的發展路徑,並和偶像本人開始建立一些關係,「這可能是一種心靈上的成長,但實際上也是一種消費」,重點還是偶像在整個互動過程,怎麼展現自己。
「公視主題之夜SHOW–東京女子偶像流」將於16日晚上10時在公視頻道首播。(編輯:張雅淨)11109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