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強片與觀眾 美國戲院疫情下前途茫茫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1日專電)2019冠狀病毒疾病肆虐美國,諸多電影院被迫熄燈,就算恢復營業,也面臨強片有限、觀眾上門意願低落的困境。業者掙扎求生,在串流平台競爭下不知何時才能回春。
台灣因防疫有成,民眾一年來照常進戲院看電影,美國則是另一番光景。去年3月中以來,紐約市沒有一家戲院開門營業;其他地區照常營業的戲院則受防疫限制,可容納人數減少、營業時間縮短,疫情期間放心進場的觀眾少之又少。
全球院線龍頭AMC娛樂控股公司(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是戲院產業深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打擊的縮影。
AMC在美國經營約600家戲院,冬季疫情嚴峻時僅2/3持續營業。近一年來,AMC股價跌到谷底,又背負沉重債務,努力以發行股票、出售資產等方式籌錢,估計需要7.5億美元才能撐過2021年。
AMC執行長艾朗(Adam Aron)1月初籌到2億多美元後坦言:「我們需要籌措更多資金。」
歷經長期擴張,美加戲院產業隨疫情步入寒冬。在強片紛紛延後上檔情況下,2020年票房收入銳減80%,從2019年的114億美元驟降至22.5億美元,全球最大電影市場頭銜首次讓給中國。
好萊塢片商趁機投向數位平台懷抱,顛覆以往新片院線上映90天才能在家庭娛樂通路發行的法則。
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開第一槍,與AMC 、喜滿客(Cinemark)等戲院業者約定,往後環球新片在戲院上映數週就可在加值隨選視訊(PVOD)平台亮相。華納兄弟(Warner Bros.)更激進,2021年所有新片將在美國院線與影音串流服務HBO Max同步上映,震撼業界。
歷經疫情折騰,許多人開始納悶民眾如果養成宅在家看片的習慣,存在超過一世紀的戲院產業是否就此走向衰落,甚至死亡?
可令戲院安心的論點在於,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等導演仍講究觀影體驗,堅持作品要登上大銀幕;好萊塢片廠砸重金拍片,回收成本最快途徑是與戲院拆帳的票房收入;許多演員降低片酬條件是票房分紅,凸顯串流無法完全取代戲院。
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也深信戲院歷經疫情打擊後會再站起來。
他去年底為網飛(Netflix)新片「永夜漂流」(The Midnight Sky)宣傳時向紐約時報表示:「人們渴望出門透氣,拜託,我可是養了對雙胞胎呢!而且戲院仍是約會絕佳去處,喜劇、恐怖片都超適合在戲院看,所以我不認為會完全消失。」(編輯:韋樞/黃自強)1100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