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言論惹議 連恩尼遜急滅火搶救演藝生涯
(中央社紐約10日綜合外電報導)好萊塢男星連恩尼遜(Liam Neeson)談及過往經歷時,發表涉及種族主義言論引發爭議,如今正忙著滅火,搶救自己的演藝生涯,專家認為,儘管困難重重,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連恩尼遜最近接受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訪問時透露,40多年前,他聽聞一名女性好友表示遭黑人強暴後憤怒不已。
連恩尼遜受訪時坦言,他當時拿著棍棒在街上閒晃了好幾天,希望有個「黑人混蛋」會來找麻煩,這樣「就能殺了他」。
他毫不掩飾的話語在媒體引發熱議,迫使他出面道歉,堅稱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各界並不滿意。
非裔女導演艾娃杜威內(Ava DuVernay)說,連恩尼遜象徵一種「白人特權」,即容忍白人做出黑人不被接受的行為。艾娃杜威內執導的「逐夢大道」(Selma)和「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探討美國對抗種族主義的歷史篇章。
她推文說:「想像此事主角若是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連恩尼遜的言論在社群媒體掀起反彈聲浪,若干網友要求砍掉連恩尼遜在新片「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的戲份,另覓其他演員重新拍攝。
美國女星蕾吉娜金恩(Regina King)透過「獨立報」喊話:「如果有人不想跟你合作,別太驚訝。」
不過,連恩尼遜目前的新作似乎不受醜聞威脅。許多演員和導演紛紛替他說話,包括非裔女演員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
她對美國廣播公司(ABC)脫口秀「觀點」(The View)說:「一個人因摯愛遭遇攻擊憤怒不已,想要以牙還牙,這種心態並不令人意外。」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戰略溝通教授海斯(Mark Hass)說,公眾通常對名人特別寬容。
海斯說:「我想,媒體掀起的風暴來得快也去得快,我估計連恩尼遜將會挺過這起風波。」
專家說,除了電影圈,公眾對音樂人和政治人物發表的言論也相對包容。
海斯說:「看看川普的例子就知道了。」他還說,倘若發生在企業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海斯說:「差別在於,企業執行長通常會有能夠開除他們的董事會,但連恩尼遜、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和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等名人並沒有。」(譯者:劉文瑜/核稿:林治平)10802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