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萌獸躍上北市松河街堤防 融入松山文化底蘊

2025/2/4 20:09(2/4 20: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市松河街畫堤新作公開,設計師蘇琬羚將大家熟知的四獸山,以可愛形象呈現「象、獅、豹、虎」,並融入松山地區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故事。(北市水利處提供)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傳真  114年2月4日
台北市松河街畫堤新作公開,設計師蘇琬羚將大家熟知的四獸山,以可愛形象呈現「象、獅、豹、虎」,並融入松山地區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故事。(北市水利處提供)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傳真 114年2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4日電)北市松河街畫堤新作公開,為呈現「四獸山」意象,知名設計師蘇琬羚將可愛版象、獅、豹、虎化為壁畫,並融入基隆河、礦坑列車、百年老樹等在地元素,堤防也能有溫度。

北市水利處表示,「台北新畫堤」又有新畫作報到, 創作者為知名設計師蘇琬羚,將大家熟知的四獸山,以可愛形象呈現「象、獅、豹、虎」;畫作的一開始為鯉魚,是為了呼應松山的形狀如同一尾鯉魚,而在地方傳說中,慈祐宮就是鯉魚的「魚頭」;松山區古名「錫口」,範圍包括現今的松山、信義、南港等地區。

水利處指出,壁畫以基隆河的河道為主軸,用藍色貫穿整個畫面;山丘上的小火車代表過去的礦坑列車,同時象徵松山火車站的誕生,而開滿紅花的百年刺桐老樹象徵松山國小的歷史,另外,在天際飛翔的台灣藍鵲,象徵著台北的活力與蛻變。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水利處說,壁畫也融入了松山地區的文化底蘊與歷史故事,透過這些富有創意的彩繪呈現出松山的自然與文化,打造出屬於松河街的獨特故事,讓民眾彷彿穿梭於時光中,感受過去與現代的交融。

水利處表示,為改變以往堤防生硬、與環境景觀不和偕,推動「台北新畫堤」,藉由堤壁美化結合在地特色元素,讓堤防不僅有防洪功能,更能貼近在地居民生活,讓冰冷石牆轉換為具有溫度與故事的創作。(編輯:方沛清)1140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