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開展 5大展區從美術館到街道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20日電)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今天開跑,今年主題「在海邊的人」,5大展區從車城鄉海口港延伸到村落。不僅有看海美術館沉浸式大海體驗,街道還有日籍人氣插畫家山內庸資立體作品。
「藝術是跨國界的」,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落山風藝術季舉辦至今已邁入第6年,今年邀請台灣、美國、日本、印尼等國共19組藝術團隊,創作26組作品。除了在原有的看海美術館、沙灘建置藝術作品外,更將觸角延伸至街道、村莊以及旅店,「謝謝藝術家與在地元素結合,讓車城鄉海口村成為大型美術館。」
周春米說,車城鄉長期受強勁落山風吹拂,擁有獨特地理人文樣貌,縣府多年前將閒置的海口港候船室重新整修,搖身一變成為看海美術館,讓海口港有脫胎換骨機會,發展落山風藝術季品牌。許多國內外藝術家接踵而至,為屏東的人、事、物創作,如今成為大家「再遠也要去」的吹風、看海地,也成為屏東冬季旅遊重點。
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新聞稿表示,今年首度與周邊旅宿業合作,共有沙灘、看海美術館、街道、村落、藝術旅店5大展區,民眾不用出國就能欣賞頂級藝術作品。每年最受矚目表演將於12月28日登場,今年由劍舞藝術家蔡宏毅、世大運太極拳金牌孫家閎聯合其他藝術團體,運用海景沙灘作天然舞台演出「渡風者」。
傳播處表示,看海美術館以「舞海湧-海湧之境」為主題,透過沉浸式光影技術打造海洋深淵,步入展場,彷彿踏入氣象萬千、驚濤駭浪大海中,帶給觀者身臨其境體驗。
街道展區主題「語巷弄-海口50人」,是日本人氣插畫家山內庸資首次台灣個展,帶來他著名的「FACE SHOP似顏繪屋」,描繪50張海口居民笑臉,還有立體作品「風城的男生和貓」及巨型充氣裝置「風城的女孩和貓」等。
2024落山風藝術季展覽至明年3月2日止,詳情內容可至落山風藝術季官網「吹風看海地」臉書粉絲專頁、或到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臉書查詢。(編輯:龍柏安)1131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