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南官祀縣城隍廟 夜巡抓鬼安撫人心

2023/1/20 11:38(1/20 12: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夜巡抓鬼」儀式,起源於1970年代城隍爺神示,2007年起定期於農曆7月後第一個週六下午進行至當天深夜,主要是驅鬼除煞,依神示在台南舊府城四大城門內夜巡,已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台南市定民俗。(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2年1月20日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夜巡抓鬼」儀式,起源於1970年代城隍爺神示,2007年起定期於農曆7月後第一個週六下午進行至當天深夜,主要是驅鬼除煞,依神示在台南舊府城四大城門內夜巡,已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台南市定民俗。(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2年1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0日電)「我記得小時候縣城隍夜巡時,隊伍手持巨大黑旗的壯漢衝進家中,朝木床下橫掃」。一名台南舊城區中年人回憶說,全台首邑縣城隍廟「夜巡抓鬼」,庇佑周遭住戶,讓人莫名安心。

走進台南市北區成功路238巷,被巨大老榕遮蔭的全台首邑縣城隍廟就在眼前,這座廟宇座落於德慶溪旁,在成功路以西未拓寬開闢及德慶溪未地下箱涵化前,這座廟宇是相當顯眼的存在。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是台灣清領時期所設對應台灣縣的官祀城隍廟,當時稱為「台灣縣城隍廟」,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最早只是間草堂,如今廟宇建築是戰後1980年1月重建而成。

資料顯示,縣城隍廟由台灣縣知縣張宏於清康熙50年(1711年)捐俸興建,最初位置在東安坊的縣署北邊,但因未留下相關記載,無法得知當時規模;清乾隆10年(1745年)知縣李閶權捐資修繕,並砌城隍廟前石道。

清乾隆15年(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將廟宇移到鎮北坊赤崁樓右邊,隔年魯鼎梅再移到縣署北邊,且經屢次修建,擴大廟宇規模;日治時期一度被日軍佔用,明治41年(1908年)才又改建,昭和7年(1932年)完工。

縣城隍廟因經過多次整修改建,早已不復原貌,廟體未具文資價值,但不缺鄉野傳聞,早在德慶溪箱涵化前,廟宇周遭尚未都市化,就傳出廟中半夜有哀嚎聲,居民多說,城隍爺抓鬼刑求。

廟旁一名年逾半百的居民說,他國中時補習徒步路過縣城隍廟,當時廟旁多雜草叢生,還有德慶溪流水聲,剛好又看到廟前播放野台恐怖電影「林投姐」,嚇得他趕緊離開,久久不敢再走近廟旁。

其實,縣城隍廟也真的有「夜巡抓鬼」儀式,起源於1970年代城隍爺神示,早年是不定期,曾中斷數年,2007年起定期於農曆7月後第一個週六下午進行至當天深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縣城隍夜巡主要是驅鬼除煞,依神示在台南舊府城四大城門內夜巡,捉拿逾期未歸的鬼魂,且在城隍爺擇定路口「路祭」,也是府城唯一定期舉辦的城隍夜巡,已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台南市定民俗。

走進縣城隍廟,只見廟內神像林立,面孔幾乎都是漆黑一片,在陰暗燈光下,宛如面臨眾神審判,驚懼之情油然而生,時有信徒上香祭拜,在眾神之都的台南,這座廟宇傳奇色彩十足,值得探訪。(編輯:黃世雅)1120120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是台灣清領時期所設對應台灣縣的官祀城隍廟,座落於台南市北區成功路238巷中,富鄉野傳奇色彩。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2年1月20日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是台灣清領時期所設對應台灣縣的官祀城隍廟,座落於台南市北區成功路238巷中,富鄉野傳奇色彩。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2年1月2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