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酒廠契作高粱 台南學甲鹽水種植達532公頃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5日電)配合建立金門酒廠釀酒高粱供應鏈,台南市學甲區、鹽水區參加契作新品種「台南8號」高粱計畫,種植面積532公頃,全國居冠未來將持續增加種植面積,逐步復興高粱產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台南市長黃偉哲、金門縣長楊鎮浯、金門酒廠董事長黃怡凱等人,今天參加台南市學甲區「契作高粱播種祈福」,共同祭天;陳吉仲更坐上曳引機,體驗省工機械播種高粱。
黃偉哲指出,台南市學甲區及鹽水區曾於70年代至90年代栽種高粱,後因品質與末端通路等問題而喊停。市府這次輔導學甲區、鹽水區農會參與金門酒廠「原產台灣、金釀高粱」契作新品種「台南8號」高粱計畫,面積532公頃(鹽水90公頃,學甲442公頃),占全國種植總面積46%,未來將積極推廣,增加種植面積。
楊鎮浯表示,台灣本土第一白酒高粱酒盡量使用台灣產銷領域的原料,供國人飲用,是金門酒廠的最大用意;過程中有很多困難,在台南市政府和農會的協助下,促成這樁美事,讓金酒對台灣土地貢獻心力。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台灣去年遭遇70年以來的大旱,面臨極端氣候,市府鼓勵農民種植省水作物;「台南8號」純糯性釀酒高粱生長期約105天就能採收,具有經濟價值,高粱又是省水作物,可減少農業灌溉用水,更有抗旱、耐淹、節水、省工、省肥、省人工成本等優點,高粱梗可做為基肥,養護土地,達到循環經濟效果。
台南市政府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府透過農會和金門酒廠洽談契作高粱,契作價是每公斤新台幣21元(含運費和乾燥費),合約為期3年(民國111年至113年),保證價格收購及銷售通路。
此外,市府也積極輔導農會申請產銷履歷驗證及成立雜糧集團產區,希望未來推出屬於台南的產銷履歷高粱酒品牌,創造金酒、農民、消費者多贏。
金門酒廠的高粱原料,主要從中國、澳洲、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國進口,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造成國際原物料及運費飆漲,國際航運大亂,到港時間延宕。金門酒廠因需要穩定原物料供應,決定在台灣契作高粱。(編輯:謝雅竹)11104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