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食農教育 高雄特教生在校園把小雞養到大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高雄26日電)高雄特教學校在學園建立簡易雞舍,讓有重度以上障礙的學生從種植飼料開始學習、體驗照顧動物,並把雞蛋做成料理,帶著雞蛋產品帶到小農市集販賣,學習職能、也適應社會。
特教生們拿著自己種植的飼料輕聲呼喚從小雞開始養大的母雞回巢,母雞在學生的細心呵護下長得健康漂亮,也讓特教生們覺得很有成就、很療癒。
高雄市立高雄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園設立簡易雞舍,養上4、5隻雞,讓特教生了解如何照顧動物,也適應社會。從小雞養成大雞、生產雞蛋到料理雞蛋,都有特教生的參與和照料。
「從零開始養─咕咕咕,我的校園有母雞」是高雄市立高雄特殊教育學校今年度執行農委會的食農教育計畫「共融友雞食農教育」的方案,校方與食二糧生活實業社及草根意識工作室合作,帶領師生在校園搭建雞舍、並教導師生如何友善養殖母雞、撿拾雞蛋和清潔與維護籠舍等。
校長陸奕身告訴中央社記者,參與計畫的師生依各班的興趣和意願,從種植飼料用的香草,到把左手香和咸豐草剪碎餵食母雞,在不同階段實際參與照顧母雞。老師們分別設計不同的課程,教導學生動物保護、生命教育或動物療癒等內容。
此外,學校老師也帶領特教學生到有機小農市集推銷、販售雞蛋相關產品;高職部也結合課程,進行雞蛋料理實作,並且融入環境清掃、食物準備、食物調理、產品販售等職業訓練課程。
2週前學生們也帶著飼養的雞隻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參與「與雞賽跑」的活動,坐輪椅或需要行走輔助的學生也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和雞一起在操場上同歡。
陸奕身說,學校學生分別有著智能障礙、自閉症或情緒行為等不同障別達重度以上。養雞過程中,孩子們在摸雞羽毛、或是把雞抱在懷裡的時候,不只雞很冷靜,孩子也會變得很溫柔;也有學生原本不敢摸雞,一步一步到可以伸手摸,並且露出笑容,讓師長看了很欣慰。
陸奕身也說,身心障礙的孩子平日大多被家人、老師照顧著,但是學生在照養雞的過程中,看見新生命誕生的不易,也發現自己除了有照顧動物的能力,還可以在市集上叫賣雞蛋,對自己能力增添自信。
校方表示,在獲得參與班級的回饋後,預計持續推廣友善照顧母雞活動,將參與的人員擴大到全校師生,讓友善照顧畜產動物的概念能更深入,並且融入校園文化。(編輯:黃世雅)11012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